赖其平

Advertisements

欲展开大规模的稻谷种植,其最基本的条件是足够的土地与充沛的水源,然而对一般的高地种植就有所不同,但是于一般的高地是无法进行大模种植,所谓的大规模种植就是在平原地带种植水稻,于砂州就有许多地区有条件大规模种植水稻。

于砂州北部的峇南县和实务的在过去由于盛产白米,这两个地区都分别曾经有“鱼米之乡”美誉,对于美里省内的消费人而言,“实务的米”与峇南县的“拉子米”相信都不会陌生,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砂州的伐木业与油棕种植业尚未兴起之前,大部分的乡区人力资源多是集中于稻谷种植,除了自供自足之外,也有余额供外销,从中取得经济收益。

笔者父亲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也是一名胶农兼稻农,笔者年少时跟随父亲与家人居住在马鲁帝上游的丹绒里望小镇,每逢种稻季节在峇南河沿岸的平原沼泽地开地种植水稻,当年居住在该地区的华族居民每一年都在沿岸地区种植水稻,当稻谷成熟出现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景色,更是风吹稻花香两岸,由于沿岸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促成了稻谷丰收,米缸常满之余,也有多余白米推入市场赚取一点生活费。

到了后期,砂州水利灌溉局与农业部斥资在马鲁帝上游的峇南河沿岸“明娜娃”地区开辟水稻种植区,透过机动设施抽取峇南河水作为水稻种植灌溉用途,这也是峇南县首个颇具规模的水稻种植区,其中有附近的数十户人家分地种植;到了后期,据说曾经每年进行双重种植,并取得成功。

虽然进行大规模水稻种植其主要基本设施花耗巨大,但这仅属一次过的投资,之后每一年都可在原地种植,稻谷生产也将源源不断,砂州的米粒目前无法自供自足,主要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的大部分人力资源转移到伐木领域,当砂州的伐木业走下坡之后,油棕种植业的兴起,近十年来于一些乡村的人力资源已逐渐转移到油棕种植领域,于一般的乡村地区已少人进行稻谷种植了。

我们也感到不解为何有人说砂州的土地与气候不宜种稻谷,何况这些也鲜少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包括严重的洪涝与风灾等自然灾害都鲜少发生,而且地质问题都可以作出改良的,在中国大陆沙漠地带都可以发展农业,透过农耕技术可以促使稻谷加倍生产。根据了解,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之前,砂州乡区人民是仰赖种植稻谷维持生计,于州内的一些市场销售的白米也有一部分来自乡区,对于砂州的土地与气候不适合种植稻谷之说,就不知从何说起。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废弃船失火焚毁
下一篇新闻3车连环撞一堆 骑士卷车底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