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哥吉拉

Advertisements

记得小时候,去学校上课是一件快乐的事,书包没有太沉重,家庭作业没有一大叠,课室里总是很多的笑声。

即使是以前因家长谋生的关系而到都门生活,哥比一般小朋友更早进入幼稚园就读,那时候,虽然对着比自己年龄大上一两岁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大家还是一样快乐的在一起学习。

长大以后回到故乡就学,虽然说因为考试的关系,紧张下常常会做的题目总会出现错误,也多了成绩方面的烦恼,家长也会有要求最低标准,但是那也只是一种说不上是压力的压力,从来不认为学业成绩好不好,会不会给哥和其他同学们将来造成很大的麻烦。

小学的会考,当年是小学五年级就进行,分别考的七科目﹕华文、英文、马来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最后成绩分布时,没有命水可以成为全A优异生。到了中学,因为有留级制,身边的同学都开始努力追成绩,最低限度不要被留级,哥的成绩没有特好,只在中上徘徊,初中统考成绩只算还好,高中统考努力拼了备考,却在最后考前大病一场,当然还是没有全A特优生的命水。

虽然出来的成绩和高材生一比是差了一段距离,不过,最后还是顺利申请去到当时的 “台湾最高学府”继续学业。那时候,什么叫做会考成绩不好去自杀,压根是完全没有的事。

出来社会后,从受雇至成家立业,谁理哥过去是否全A优异生,重要的是如何自理个人生活以及外围环境与团体生活的适应,好好活着为这社稷国家贡献点力量,能做到修身齐家之后,再谋可能治国平天下吧﹗

这些年来,家长出自大学名校者,比比皆是,对后代子女教育的重视,也算是无可厚非,然而哥最不能接受的是,彼等以高标准去要求子女们达到他们订立的远大目标。可是却又常常没去理会子女受挫的心情,总会以单一面向去训斥,忽略了子女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没有在其他方面适度表现鼓励之意。

当孩子们求学阶段进行到只有与同学之间的成绩竞争,才是生活的意义时,只能说这完全悖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当然,目前的教育发展机制来看,轨道已明显转变到扭曲的价值观。

所以,这些年来,一年当中,可以看到好几宗在籍学生因为成绩不够优异学业压力大而轻生的新闻不时登上版面。

身为家长,在当前畸型发展的教育模式下,有必要先给孩子们上个保险丝—“会考成绩不等同于一个人的人生全部”。

哥从来都不是全A优异生,照样过生活,一样从上世纪物质匮乏的年代来到科技发达的21世纪,学着应用各种推陈出新的3C电器,工作需要也照样去会见政府长官、社会贤达,面对困难一样去寻求可能的援助。

生活,不会因为是否全A优异生而有差别待遇,让孩子学会面对成绩结果而释怀,建立正确价值观,相信更是当前家长们应该要学会的一门学问。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世界各地欢度圣诞节
下一篇新闻砂州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