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和声

Advertisements

东北亚人,包括自称是炎帝与黄帝的炎黄子孙的中国人,或自称是大和民族或大韩民族的日本与韩国人,在形容本族人的肤色时,通常是用白色、黑色 来形容之。可在人种分类学上,属于东蒙古人种的东北亚人,通常被归类为黄种人,且至少中国人也多接受这一分类,如「龙的传人」歌词,便以黄皮肤来形容中国 人,也以此自豪。

何以会出现这种自称是黄种人,黄色人种;可日常生活中,又多用白、黑来形容本族人的肤色?这確是个有趣的疑问。

据知,把东北亚人形容为黄种人,最早出现于1735年,有位瑞典学者把人种分为欧洲白种人、亚洲黄种人、美洲红种人与非洲黑种人4大类。后在 1781年,有位德国学者又把人种分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蒙古人种(黄种人)、亚美利加人种(红种人)、埃塞俄比亚人种(黑种人)和马来人种(棕色种 人)。此外,也有人用七分法、八分法等。较一般的分类,则是欧罗巴、蒙古与尼格鲁(Negro)这3大类。这3大类中,又有纵向的支流与横向的混合,进而 產生了更多的人种。

歷史地看,在18世纪之前,黄色人种並不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分类概念,耶鲁大学的奇迈可(MichaelKeevak)在《成为黄种人》 (BecomingYellow)(副题为种族思维简史,2011,中译本2015)一书里上下古今求索发现,在地理大发现初期,也就是葡萄牙人、西班牙 人等最早经由海路到东北亚时,曾用多种肤色来形容东北亚人;而其中,最常用的形容词是白色,而不是黄色、黑色、棕色、红色等。

可后来把黄色与蒙古人种概念的结合,逐渐形成主流。在19世纪后期,还出现了「黄褐色」的流行说法。这种黄褐论还与6世纪匈奴人进入欧洲与12世纪蒙古人入侵欧洲结合起来,以至在美国,还出现了「排华法案」,不欢迎亚洲人进入美国。

以白皮肤为傲

在20世纪前半段,澳洲也还有白澳政策,即只欢迎白种人进入澳洲的排外政策。可从肤色来说,东北亚人其实也可称为白种人,且许多东北亚人,也以拥有白色皮肤为傲──特別是女性。君不见,许多美容產品也以滋养白色皮肤为卖点?

可见,黄色或白色是个人为的建构,是个种族性概念,而不必然是个客观的描述性概念。在社会学科,它有种术语,称为「社会建构主义」。这种建构,通常 也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某种目的,如人种间的等级分类。其中,当时实力最强的白人当然也就是最上等的。据此,东北亚人就得由白变黄了。

奇迈可此书的中心主题,便是分析东北亚人由白变黄「成为黄色」的专书。久而久之,中国人本身也內化了这一分类,这是否是个自我实现的预言?预期成为现实?

应指出的是,有关东亚人「变色」,不復白皙的说法,也非奇迈可的创见。之前,便已有德国人发表过《中国人由白变黄》的由白转黄的文章。奇迈可的贡献 在于,他收集更完整的资料,更细致地描述色变的演化进程。如在马可波罗与13世纪的传教士的文献中,远东人一律被描述成白皮肤,后虽也有不同的色变,如说 其肤色是浅黄、灰色或什么的,可皮肤白皙则是主调,有者甚至说,远东人才是真白!

只是,隨著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18世纪后,黄种人才被一些科学家界定下来,而蒙古人种与黄种人的联结,也出现在这时期。至于东亚人,也迟至18世纪后期,才接触到这些「科学」的创见。这时期,也是远东各国被迫开放门户,西学东渐的歷史性时期。

与汉族文化有关

耐人寻思的是,志在「脱亚入欧」的日本人並不很欢迎黄种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很能接受这个概念。之所以,应与中国人(汉族)的文化传统有关。

对汉族言,黄色代表中心、至尊,是帝王的顏色,且汉族是黄帝的后裔,更是发源于黄河流域。也因此,它对汉族具有深层的符號与象徵的含义。只是,从 「科学」的角度看,它並不科学。这也突显出,不止是社会与人文学科的许多理论未必可靠,连自然科学的许多假设,也顶多是假设,未必可以尽信。

科普作家约翰柏克曼(JohnBrockman)在其所主编的10多本读物中,便常介绍许多科学新知,其中有一本《这个想法应该消亡》 (ThisIdeaMustDie)(副题为妨碍进步的科学理论,2014)便介绍了几十个未必可以尽信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的科学理论,令人大开眼界,也顛 覆了不少常规视野。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面对不义同声谴责
下一篇新闻閒话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