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中国广州参观了「陆军军官学校」別具歷史意义。虽然在30多年前已先后来广州多次,但却是第一次被朋友介绍来看一看「黄埔军校」。参观之后,对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演变有了较深一层的认识。

Advertisements

根据歷史记录,清朝两广总督刘坤在1876年时用8万两白银买下黄埔长洲岛的船坞作为「广东西学院」的馆址。1882年被易名为「广东实学馆」。到了1884年张之洞由山西巡抚调升两广总督后,再將之易名为「广东博学馆」。1887年他又將「广东博学馆」改建为「广东水陆师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所军官学校。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具有两千年歷史的封建王朝。此时身在美国流亡的孙中山听闻此大好消息后,继续在欧美筹资,直到是年年杪才由美返国。

孙中山算准要在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佈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因此他是在当日上午从上海乘专列到南京赴任。有关的歷史性仪式定在晚上11时举行。这一年(1912年)也是民国元年(一直到今天,台湾还是沿用中华民国年號)。

可惜的是,在乱局下孙中山无法掌握实质的军权,这个绝对的权力仍然由清廷委任的內阁总理袁世凯掌控,而清帝尚未正式退位。

被袁世凯出卖

袁世凯就是凭著这个政治资本与孙中山进行了13次会谈。由于后者表现出对共和的效忠与拥护,孙中山也就相信袁世凯能为中国开创新局面。

当清廷于1912年2月12日发佈清帝宣统(溥仪、年仅6岁)退位的詔书后,孙中山便于翌日(2月13日)卸职而由袁世凯接任总统。换句话说,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不到百日,便將革命的果实送给袁世凯。

接任后的袁世凯因为掌握军权,也就渐渐走向独裁统治。为了阻止袁世凯我行我素,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张振武与宋教仁致力于巩固共和体制,且在1912年8月將同盟会扩大改组成国民党。隨著张振武(1912年8月16日)及宋教仁(1913年3月22日)被暗杀后,孙中山的革命已被袁世凯出卖了。

在无从选择下,孙中山在1913年中发起了「二次革命」(又称为对袁之役),结果不少革命党人被袁世凯杀害。在获得西方列强支持下,袁世凯更肆无忌惮地倒行逆施,孙中山一行人只好外逃日本避难。与此同时,袁世凯的北洋军也就不断地入驻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四省,防止「兵变独立」。不过广东的胡汉民与新任都督陈炯明却在1913年7月18日联合起来宣佈「广东独立」。

袁世凯在挫败「二次革命」后进一步逼使解散国会,又修宪扩大总统的权力,但他的最终目的是恢復帝制,要自己做皇帝。1914年冬,他在天坛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就是要为他的「復辟」铺路的。詎料引起的反弹是袁世凯意想不到的,不但无法收买梁启超,也引发西方列强的反对。

即便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强行称帝,並决定改国名为「中华帝国」,订1916年为「洪宪元年」。他原先是准备在1916年元旦日举行登基大典,结果討伐声不绝,最后他只好在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因当不成皇帝,袁世凯终于在1916年6月5日病逝,终年57岁,。

另一方面,孙中山为鼓励同志的士气,于1914年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这第三次的革命也在后来改变孙中山的思想。

巧合的是,孙中山于1915年与宋庆龄结为夫妇,掀开了宋家三姐妹的政治传奇故事。

袁世凯死后,另一位掌握军权的人张勋也在1917年搞「復辟」,准备引入溥仪回来当皇帝。他在康有为的支持下,对「復辟帝制」似乎很有信心。

儘管賻仪曾在1917年7月1日重回中和殿的龙椅上,接受张勋带领一批遗老跪拜,高呼万岁,且任命张勋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也可在紫禁城骑马。

但几日后(即7月4日),段祺瑞討伐张勋,只用5天的时间就把后者打败了。隨著「復辟」失败,康有为只得剃掉头髮,躲进法院寺当起和尚。另一方面在1923年9月12日,张勋也病逝,终年70岁。

1917年孙中山回到广州。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海陆军大元帅,但因缺钱缺军队,孙中山也就感意识到改变战略的重要性。

1921年,共產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这也正符合孙中山的想法,因为他在搞革命的过程中,总是对没有自身训练的军队而不时仰仗军阀的支持感到失望,这也是他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

从遗址看歷史痕跡

1922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广东省省长),孙中山更坚定其意志要成立自己的武装军队(1925年孙中山动用黄埔军校武力攻打陈炯明,收拾叛徒;后者避居香港。1933年病逝,而在1934年葬于惠州)。

当1923年孙中山与成立不久的中共取得谅解后,双方同意合作(联俄、联共的新策略)。因此在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中共的一些领袖也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这之中包括毛泽东等人,国共的首次合作始于这一年。

与此同时,国民党大会也通过在黄埔建立「军官学校」,正名为「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是蒋介石,廖仲凯为党代表,而政治部主任为汪精卫、戴季陶和周恩来(后来周升任为政治部主任)。

孙中山于1924年6月16日为这间军官学校主持开幕礼,为国民党及共產党培养了一些著名將领,如国民党的杜聿明、胡宗南、宋希濂、孙元良、毛人凤、郑介民、戴笠、郝柏村等人。共產党则有左权、陈賡、徐向前、林彪、刘志丹、罗瑞卿、陶铸等人。

根据资料显示,从1924年到1949年间(在大陆时期)总共培养32万名各级军官。当1927年国共分裂后,蒋介石將黄埔军校迁至武汉、南昌。及后也成立13间分校。1950年后,蒋介石將「陆军学校」迁至台湾高雄凤山市,而后就变成大学及专科班(2004年停办专科学制,剩下大学学制),但这之后的军官就未再上战场打仗。

因为政治因素,我们在黄埔官校很少看到蒋介石及国民党顽固分子的照片,只见到孙中山及后期中共领袖留下的遗照。

综观军校的组织与设备,即使蒋介石的校长室也不起眼,很难想像这间学校是军人的「摇篮」。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可以从遗址建筑和设备(日军侵略时被炸毁,而后才重建)看到歷史痕跡和那个时代的面貌。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国阵围攻林冠英
下一篇新闻斩卡立得先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