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向人借钱或借钱给人,许多人在生活上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人说,借钱给人要看对象,也有人认为见仁见智,一些人不介意借钱给人应急,但最怕是遇上患了「借钱失忆癥」的欠债人,对方借钱时信誓旦旦:「我下个月一定还你!」,结果,下个「月」变成了下一「年」,甚至「十年」后。

Advertisements

针对此课题,本期《东方热话》找来了社会工作者潘泉欣与年轻商人黄涵健,从男女角度出发,抒发彼此的看法与意见。

潘泉欣没有向人借钱的习惯,倒是在生活上,有过借钱予有需要的朋友的经验。她认为,朋友开口借钱,显然是生活上面对问题,才会放下姿態及面子找人求助,因此基于同理心,她基本上都不会拒绝对方。

但她本身对借钱所秉持的原则是,只要是能力范围可负担才借,否则將直接婉拒对方。

她不讳言,从过去到现在,曾借给不少朋友,虽然数额少于4位数,有人过后也確实还了,但没还的个案却很多,但这都是其预料中事,但她选择不催债也不放在心里。

她说,尽管过后会在一些场合巧遇欠债人,对方也从没对还钱一事做任何解释,所以她选择继续不当一回事,因为她认为若对方有心要还,必会自动自发,不需要刻意討回来或因此选择绝交。

「我倒是觉得欠债人虽然表面上不当一回事,其实当下那一刻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只是当下大家都没说,就不了了之。」

黄涵健对借钱给人的原则,建立在讲人情和义气,尤其是对两肋插刀的兄弟,所以打从念书时期到后来踏入社会工作,已有无数次借钱给人的经验,数额从几十令吉到几千令吉都有。

做人要饮水思源

与潘泉欣面对的情况一样,除了有人欠钱不还还赖账以外,令他痛心的,竟然遭欠债人转过身,在背后捅他一刀。

他认为这就是社会人生百態的一面,无论如何,他并没有因此而为自己筑起一道墻,反而在適当的时候,仍会对有需要者伸出援手。

他说,向人借钱如果用在適当的地方,例如解决生意上的周转不灵到没问题,只是最不耻的是有人滥用他人对自已的同情心,以及忘了做人要饮水思源的道理。

所以,他吁请年轻人,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滥用向人借钱的平台,以致流失真正的机会。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巴西工地惊现400公斤重巨蟒
下一篇新闻25岁CEO分享职场秘诀「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