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2015年的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至今有逾1000万名智慧型手机用户,当中每人平均每日消耗187分钟(逾3小时)在智能手机上,而大部分国人在智能手机的应用上,均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譬如面子书或推特,以及其他即时通讯软体,譬如Whatsapp与「微信」(Wechat)。

Advertisements

趋势科技在早前的一项研究中更指出,现代家庭中近30%拥有3个或以上的智能手机,约三分之一拥有2个或以上的平板电脑,更有接近一半的家庭拥有2臺或以上的电脑。

这意味著,如果手机与电脑是虚擬世界的入口,那么家长们正为孩子准备多张进入虚擬世界的通行证,而虚擬世界是孩子的愉快冒险记还是危机四伏的恐怖经歷,家长必须负起极大责任。

武吉安曼性罪案、虐童及家暴调查组(D11)主任王清兰助理总监告诉本报,家长为省心轻易给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从而导致越来越多有关「约会强暴」、霸凌,以及其他罪案的发生。

2小时接200个请求

当中,手机即时通讯软体「微信」更是暗藏各种危机,除一些黄色行业和不法集团通过微信寻找顾客和猎物外,近年因微信发生的「仙人跳」或强姦事件数不胜数,不乏社会人士为了贪图方便快捷,因此纷纷通过此管道猎艳,进而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本报记者为此在微信上创建新账號,自称为15岁少女,並以2小时为期限,通过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进行社会实验,结果在短短2小时內,就接获近200人打招呼和发出添加好友请求,当中有华裔、巫裔、印裔甚至外劳等。

部分用户获得好友请求后,一般所使用的伎俩是询问对方的年龄、就读什么学校、是否单身、爱好等作为开场白,循序渐进的切入更私隱的话题,如:「你曾有过性爱经验?」、「你介意裸体视频?」、「你还是处女吗?」进而引导对方会面。

另一些微信用户则是单刀直入,说出一些不堪入目的色情对话,有者更是直接要求发生性关係。然而,部分人也因得知对方未成年后,马上停止对话,一些则是兴致勃勃要求进一步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较为年长的用户发现后,也提醒少女不要隨便通过微信结识陌生人。

警方在早前曾明確指出,在2016年首5个月所接获的63宗强姦案投报中,就有高达75%的受害者(47人)是透过微信认识嫌犯,其他则是透过Whatsapp、面子书与WeTalk,显见社交媒体已成为性罪犯的狩猎工具,而孩子们的智能手机,正是性罪犯的最佳入口。

警方与辅导员均明確指出,对於现代父母而言,最难做到的就是取走或禁止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有些人甚至將手机当作玩具给年幼的孩子使用,而最为难的则是在其身不正,经常使用手机的同时,还要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时间,继而引发亲子危机。

本报记者开设的15岁少女的微信账號,在短短2小时內,接获近200人打招呼和发出添加好友请求,当中不少人主动聊起私隱的话题。小图为其中一个积极聊天的用户,他甚至要求与「少女」能有视像通话。
本报记者开设的15岁少女的微信账號,在短短2小时內,接获近200人打招呼和发出添加好友请求,当中不少人主动聊起私隱的话题。小图为其中一个积极聊天的用户,他甚至要求与「少女」能有视像通话。

微信约会 少女遭毛手毛脚

现年19岁的雯雯(化名),在16岁的时候就学会使用手机的交友apps(应有程式),当中包括「Skout」、「遇见」及「Badoo」,而对於手机「微信」,远比父母还要熟悉。

「爸妈都不会用『微信』啊。他们都不懂有『摇一摇』或『附近的人』(寻找附近微信用户的功能,使用者需打开手机定位功能)这个功能,我自然也不会告诉他们,否则他们担心就不会让我用了。」

雯雯的父母,因为经营生意的关係,往往只有在晚上10时才会回家,而放学回家后的她,家里除母亲所养的西施狗,就只有印尼女佣。父母为隨时可以和她联络,也担心她无聊苦闷,因此买手机和平板电脑给她。

打发时间误交损友

「一开始我是用交友apps认识朋友,但这些apps互动太麻烦,而烦闷的时候又想找人说话,所以我就开微信里的『附近的人』,只要打开就有一堆人给我选,隨便我选择聊天的对象。」

雯雯在交友的起始,纯粹只想要打发时间,並向同学炫耀自己结交许多比自己年长、成熟又帅的男生,但没想到后期异性朋友越交越多,更有人趁机向她提出一起玩「性爱短讯」或「电话性爱」。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雯雯因此尝试,更在家人不知情下和一名蛮谈得来的男生外出,却在车上就被对方毛手毛脚,当场被嚇坏的她,立即打开车门搭德士回家,更因此刪掉本身的微信,以及其他交友apps的註册账號。

恐怖经歷藏在心中

她告诉本报记者,她一直不敢將事情告诉父母,直到中学毕业后,在辅导老师的协助下,在父母面前声泪俱下,最终获得双亲的原谅,而她深埋心中的这段恐怖回忆,总算获得了救赎。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我不抗拒,也许我就永远沉沦,再也找不回自己了。」

关爱孩子 有事不隱瞒

在社交媒体统治互联网的时代,青少年完全不接触互联网或手机几乎不可能,现代家长固然不能故步自封而拒绝互联网,但与时並进的同时,也许阻止孩子坠入「交友陷阱」或「约会强暴」的最佳办法,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係。

註册及执证辅导师陈有权指出,孩子如果自小得到足够的关爱,就不会往外求关爱;若家长与孩子们有很好的互信基础,孩子就不会向父母隱瞒,同时也会信守答应家长的承诺或条件,不会轻易做出逾越的事情。

「青少年喜欢交友,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家长理应以平常心面对。而家长也必须认知,新世代的交友方式,已並非像过去般透过学校、补习中心、课外活动、兴趣班、左邻右里或宗教场合结识,如今反而是透过虚擬的社交网站、手机应用程式、即时通讯软件、论坛或討论区甚至线上游戏交友。」

他说,家长不应该抗拒孩子使用新世代的方式交友,但也必须对这些交友方式有所掌握並熟悉,否则一旦孩子面对问题,家长们將无法知情,也无从下手,最终在慌张下训斥、指责或惩罚孩子,反而適得其反。

「要给孩子手机,就必须给孩子保护。而要给孩子保护,就必须了解给孩子的事物。譬如给孩子手机时,却不懂得什么是面子书、推特或Instagram,也不晓得各种交友apps的名字,最终也无法给予孩子正確的指导,更遑论保护。」

他表示,培养良好的亲子关係,同时建立孩子正確的价值观,才是让孩子远离危险的最佳办法。家长若主动进入孩子的社交圈子,有助於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之余,也能確保孩子对自己建立互信,从而在面对危险时会及时求助。

警官劝告別送手机给未成年孩子

「家长不应让18岁以下的孩子拥有手机,因为许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拥有手机后会做些什么。」

武吉安曼性罪案、虐童及家暴调查组(D11)主任王清兰助理总监告诉本报,她认为家长在搞清楚「手机」的功用,以及孩子的心智成熟前,不应让孩子们拥有手机,甚至拥有私人电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警方曾经接获一个投报,工作的妈妈为方便和8岁的女儿隨时沟通,而给女儿一台手机,同时还帮女儿註册手机即时通讯应用程式『微信』(Wechat)。但她没想到的是,女儿使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竟然就此认识30多个成年朋友。」

不仅如此,妈妈在一段时日后检查女儿手机「微信」上的通讯记录时,发现有4名男子频密和女儿联络,当中包括一名澳洲人、一名美国人、一名阿拉伯人,以及一名我国公民,这些成年男子都在诱拐该名8岁女童。

8岁女童被诱惑

王清兰说,该名8岁女童长期接受上述4人所发送的色情短讯、图片与视频,隨后竟然开设一个名为「性爱」(Sex)的群组,群里共有40多人,当场將女童母亲嚇坏,並向警方报案。

她指出,互联网没有国界之分,家长们若没有监管孩子的网络活动,根本无从理解子女所结识的究竟是什么人?受了什么影响?而最佳的办法,就是避免孩子提早接触手机。

她表示,家长可採取的措施是:不让18岁以下子女拥有手机或平板电脑,同时也可限定只可在客厅使用电脑或笔电,若不得已需让孩子使用手机,则必须提出条件,包括隨时可检查手机,或在手机上安装家长监控应用程式,並向孩子们说明这么做的理由。

王清兰无奈说,最让人担心的是,忙碌的家长往往只为求寧静或方便,而直接给孩子手机,但实际上甚至不懂得如何操作,甚至不懂得本身经常使用的「微信」,可以和陌生人交友,直至悲剧发生以后,才懊悔万分。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一周前刚生下婴孩 港大学助理教授回校自杀
下一篇新闻东马专才参与捷运建设 分享经验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