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裕退休后开始撰写父亲的传记,透过各种管道不断去深入研究,渐渐汇集资料,花费了4年时间才终于成书。

下南洋,充满了几代华裔先辈南来奋斗的点滴,也是造就马来西亚今日面貌的重要歷程。能够用一本书来记录这一段努力奋斗的故事,更是承载著后辈对前人的无限 敬仰。追逐著父亲曾经的脚步,王建士与王永裕兄弟俩从马来西亚到中国,一路寻找著父亲的慈善事蹟,只为著述一本当年那位老华侨终生奉献的故事。

Advertisements

对于王叔金的印象,王永裕笑著摇头说其实自己对父亲记忆真的不深。

现年66岁的他,是王叔金44个孩子中排行第25,也是这本传记的主要作者之一。父亲一共有44个孩子,而父亲在他15岁时就过世了,一直以来,他只是觉得父亲总是都很忙,也常不在家,所以亲子间的关係根本谈不上亲密,父亲跟家人的互动也不多。

他笑说,「后来想想也对,他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社会,再加上他有44个孩子,每个人要是要求一个小时,都不够分了呢!父亲连跟我们坐在一起吃饭的机会都很少,每次回到家中就坐下来写自己的日记、做社区工作的计划准备、与各校长、理事会进行討论等等,就是我对父亲的印象。」

「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了,才开始会好奇,自己的父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对父亲的记忆生疏,让我在壮年,甚至是中年时候开始,越来越好奇父亲以前究竟做 过些什么。」王永裕表示,他曾听说过父亲在马来西亚创办了一些学校,也曾经是一些学校的理事长。由於那些都是中文学校,自小受英文教育的他很难深入瞭解, 只能透过各种管道、在网络不断去深入寻找、做研究。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不只是参阅了父亲留下来的日记,最重要的是父亲生前留下3封重要的中文书信,分別是1947年、1957年及1962年各一封, 將它们完整翻译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父亲所做的,比我所能够想像的还要来得多。」掌握了这些讯息之后,王永裕异常兴奋,决定要做些什么,好让父亲多年的奉献 得到记载,也將父亲奉献的精神推广,启发更多的人。

开启家族间的联繫

此书的两位作者——王建士(左)与王永裕一步步寻访父亲年少时的足跡,来到中国永春蓬壶三角街,父亲闯生活的第一站。
此书的两位作者——王建士(左)与王永裕一步步寻访父亲年少时的足跡,来到中国永春蓬壶三角街,父亲闯生活的第一站。

当然,能够顺利写出这本书,早年就被王叔金送到中国生活的第17个儿子——王建士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让家族与中国祖家的联繫未曾切断,同时能够与王永裕合作为传记的重要撰写人之一。

「由於我不諳中文,原本父亲的传记只是打算出版英文版本的,但是父亲半生的慈善及教育事业,都是为了马来西亚华社在奉献。」他认为,如果能够有一本这样的传记去记载这位老华侨的无私奉献,对华社来说绝对是一项很好的记录,相信也能建构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更完整的歷史轨跡。

於是王永裕透过当时与家族联繫的经验,寻寻觅觅找到了外甥陈昆峰负责將英文版本的传记翻译,同时也再增加后来搜索到的史料,並且让王建士校对,才成就了这本《王叔金:一位老华侨的奋斗歷程》。

50年贡献社会

「开始著手蒐集、整理资料、做调查,到亲自去寻找,父亲曾经的点点滴滴奉献,就成了我们最直接、珍贵的史料。因为回到我的故乡实兆远(Sitiawan),才发现,许多学校、工会,甚至是妇產科医院都留有他的名字。」

不仅如此,与在中国的哥哥王建士联繫之下,王永裕更前往中国瞭解家族的根基。原本只是从书信中得知父亲10次往返中国故乡,实际走访,他才体会到当时父亲回乡的不容易。踏上这父亲出生的土地,让他有机会感受父亲儿时的成长环境。

对王永裕来说,这个在他15岁就与世长辞的父亲,虽然印象不深刻,却透过不断的努力,留下了种种令儿子感到无限骄傲的足跡。王永裕坚信,把父亲的生平点点滴滴仔细记载下来,来讚颂父亲近50年全职奉献社会,是为父亲的光荣长存,也是儿子的一份骄傲。

4年写成传记

王叔金在1910年26岁时第三次回到中国老家,並且提供金钱建设住家,取名「金兴堂」。
王叔金在1910年26岁时第三次回到中国老家,並且提供金钱建设住家,取名「金兴堂」。

「想 想,一个人可以利用自己50年的岁月,为整个社会全心全意奉献,可说是多么理想化的一件事!我甚至曾一度无法相信一个人要如何去付出这么多。於是这让我觉 得撰写这本书的意义更为重要,不只是为王叔金的后人所记录,更要让社会知道,曾有人如此奉献,这样的精神更是人们所应该学习!」

王永裕 说,生活就像个拋物线,著书这件事也是如此,整个大家族对於著书的看法拋物线的两个低点,一就是很兴奋於此的人,积极参与;另一边则是冷眼看待,甚至些许 怀疑、抗拒。而拋物线大幅度曲面,就是不表態、没意见的成员们。王永裕並不意外,庆幸自己是站在热衷於此的人,为这本书、这个大家族出一份力。

他笑说,自己在职场工作了大半辈子,退休后撰写这本书,没想到每天花费的时间竟然比工作时还来得长。於是一步步前进,资料慢慢的汇集,这本传记花费了4年才完成。

不 仅如此,陈昆峰同样在將此书翻译为中文版本时,也耗费了大量心思,甚至为了不少艰难的词汇,使用了各种版本不同的辞典,来翻译出最为妥当的用词。他笑说, 自己其实就是在外公(王叔金)所创办的华文学校毕业,只是后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所使用的就是英文、国文居多;在刚好通晓中文、英文的情况下,没想到竟然 有这么一次机会能够参与外公的著书,更没想到也能藉此將中文的功力稍微捉摸回来!

长途跋涉回老家

王 永裕记得父亲当年四处募款,为学校、为华社,不像现在坐在车上到处找人,或是拨一通电话、发一封电子邮件就能募集款项;而是必须挨家挨户去敲门,诚心诚意 请求人们捐款盖校等等。他笑说,说难听点,其实有点像是社区乞丐。他认为,父亲总是有办法筹募资金,协助一所又一所学校顺利运作;与此同时,他总是无法拒 绝大家的求助,因此肩上的担子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

对於王叔金,王永裕觉得父亲仿彿一直很忙,一旦离家就是好长一段时间。「我们现在 要去新加坡,可能转一趟巴士就到了,我真的没办法想像,在父亲那个时代,要转上十多辆巴士,中途还要找地方过夜,才能到达新加坡。」王永裕说,不止如此, 每一站转车,父亲都会利用时间来好好拜访当地居民、社团,尽可能募款,也因此人脉极广。

那时,或许新加坡已经很远了,但前往新加坡只是一个搭船返回中国的中继站。带著许许多多的行囊,漫漫长的航行、长途跋涉回到老家,更都是一步步刻苦铭心的路程。

「20、30年代的父亲其实很有钱,如果没意外照那样子继续发展,我们家很可能是千万富翁。」王永裕笑说,但是没有,父亲过世的时候几乎两袖清风,自己多数的財富都用来买地盖校等等。再加上王叔金不烟、不酒、不赌,且不断嘱咐孩子团结、相爱,让他心中无限钦佩。

重新认识父亲的一生

当年王叔金於实兆远所创办的各所学校以及益智书报社,大多数都仍在运作,不断前进。这是王永裕能够看到,父亲所留下来的贡献成就,不仅如此,校內也留下不少关於王叔金的资料,让他们利於搜索整理。

王永裕更感慨的是,不只是马来西亚留有父亲当年的光辉,就连远在中国的陈嘉庚纪念馆及陵墓,都內有记载著王叔金的奉献事蹟。中文版本传记不仅免费分发给相关的华文学校,也广发到中国各单位,让这位老华侨的珍贵奋斗故事,在歷史上继续流传。

「当 然,父亲的书信中也嘱咐我们:互相勉励、不赌博、勿嫖妓、戒奢华、崇节约、多运动、重卫生、毋夸口、守信誉、不欺贫、不諂媚、自力更生等等。对於家人之 情,更嘱咐:互相提携、互相帮助、谦逊礼让、时常互通音讯、团结友爱等等,所以也更希望这个王氏大家族能够更有凝聚力,將父亲的精神不断推广。」

他感慨,以前不瞭解,好像总是见不著父亲,总觉得若有若无;现在懂了父亲的一生,才发觉奉献一生的父亲,是如此伟大。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2014 年智慧型手机年度评比
下一篇新闻熬出药材精华 水记燉品好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