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萧德骧

Advertisements

罗兴亚人道危机课题在大马引起议论,声援者站在人道立场为逃难的无辜民眾发声;反之,持相反意见者则从歷史角度切入,並对难民涌入他国可能引发的问题表示担忧。双方两互爭论莫衷一事,源自于其实没有站在同一基础上做比较。

笔者上期撰文对罗兴亚人事件发表自身看法,其中对比大马华人作为马来半岛多年前的海外移民后裔,对比罗兴亚人的遭遇,引起极大爭议。以华人对比罗兴亚人或许有欠妥当,然而笔者想要突出的,其实是种族之间「自我」与「他者」之间衝突的关係,並非形式。罗兴亚人在缅甸的歷史演变过程,歷史学者庄仁杰博士在过去两週的东方名家专栏中已有撰述,笔者就不再班门弄斧。然而笔者要指出的是,作为在缅甸內,被视为外来者的群体(尽管其身份认同仍有爭论余地),罗兴亚人与缅族之间的衝突关係,放至大马其实处境相同。

根据不同观点已指出,缅族与罗兴亚人衝突之滥觴,是英殖民者所留下的歷史创伤。世人如今只看到缅族与罗兴亚人的矛盾,却忽略了目前缅甸境內仍有其他少数民族与政府在进行武装斗爭,爭取自治权。研究已指出,如今缅甸政府与各少数民族不和,除了单纯的世仇以外,地域上的资源分配很可能也是导火线。

其中,克钦邦就含有丰富的玉矿,若开邦则拥有石油等天然资源。常常对于资源的抢夺,最终出现的就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划分。划分「自我」与「他者」,容易在政治上作出动员,及合理化一切政治行动,且凝聚民心。这样意识行態的衝突,最能达致的就是资源再分配的结果。说到这里,是否感觉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大马?

过去大马执政政权一旦出现崩盘危机时,最先出现的情况,莫过于「种族优先,他族外来者」论调。这招执政者屡试不爽,至今也还在用。笔者过去身在新闻前线,常发现执政当局常用一些活动,如国家独立纪念日上对抗日本殖民者、马共等歷史片段舞台剧,美其名是强调和平,事实上是根植民族划分意识。

新经济政策推展至今,大马种族分化情况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君不见至今还有不时的「回去中国」论调出现?因此,大马主要族群与少数族群之间的衝突是確实存在的,只是形式上我们並没有去到要武装斗爭那么极端。

因此,將此次缅甸人道危机中展现的自我(缅族)及他者(罗兴亚人)情景,套用在大马华人身上实际上是有相同之处。当然要强调的是,笔者认同华人在大马本土的歷史角色不可磨灭,但回到重点,如今要討论的是族群之间衝突的关係而非形式。衝突「形式」可以不同,但衝突的「关係」的確不可否认。

正因如此,在相同的一个关係之下,作为少数民族,姑且不论该对发起武装斗爭的罗兴亚组织有何许评价,对于出逃的难民,我们应当有著身为一个人所该拥有的良知,即便能力有限,也不该落井下石,认为所有人均该死。

了解了政治上「他者」与「自我」意识的操作,或许我们就能有更大的同理心,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审视此次的罗兴亚人道危机。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客机货舱化学物外漏 逾百乘客空中惊魂
下一篇新闻拉菲兹质疑纳吉开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