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林肯智

Advertisements

新一轮选举近在跟前,上届大选竟像是昨夜才发生的事。曾一度是气势高亢的晚上,却更是希望几近破灭的一夜。

那晚,像好些人那样,在开票以前我天真地沉溺在政权替换后会出现什么情景的美好想像中。然而,我们守在电视电脑前,眼睁睁看著国阵议席趋于过半,我整个人彷彿沉至了谷底。在这一夜,有不哭的吗?

还记得我们很多人都要花上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去调整心態面对政局尘埃落定的事实。只有我父亲,在当晚就已坦然接受了这个选举结果。他说:「不用紧,最多再等五年」。又一次让我叹服他那难以企及的达观。

父亲大概没有料到五年以后,在这一次即將来临的选举,连我们去想像选举之后未来会长什么样的条件都被剥夺了。

我们已经无法如五年前那样热切地把票投给在野党了。更恰当的说法或许是,我们已经无法如五年前那样热切地去投票了。有人甚至还建议弃票或投废票。这种声音之所以成得了气候,主因自然是拜希望联盟推举马哈迪为过渡首相所赐。我当然已经不用在这里多说,这么做会如何造成希盟失去用以指责国阵腐败查办纳吉的道德依据。

无可否认,选举並非迈向成熟民主之路的唯一环节。然而在这个社会,残酷的生活將人逼得无暇顾及生计以外的事务。所以毫不意外,对更多人而言,公民的意义几乎与选民无异。所以我们將盼望寄托到选举上、期待选举的结果可以如实反映我们的心声、胜选的政党可以开拓新局为我们挪开身上的重担。

政治充斥权术较劲

但是到目前为止,把票投给希盟的理由,几乎就只剩下现任执政党从来没有汰换过,因此要换。

换?选民如果分辨不出换上来的政党跟前任的有何差別,那么换的意义何在?推举马哈迪的结果,就是希盟再也难以拉出她们跟国阵之间,除了执政经验以外的距离了。在野党若不努力让选民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却要批评不去投票的选民放弃履行公民义务,这算公道吗?

我明白,再去呼吁希盟撤换首相候选人是有点不切实际了。而且我可不能忘了在野党这一路走来原就不是洁白无瑕一尘不染的。难道安华就完全没有污点吗?但马哈迪当首相兼內政部长时所发生的侵害人权事件如茅草行动却格外显眼。所以现在我只好试著去理解,希盟推选他为首相候选人的动机为何。不用说,就如林吉祥所言,马哈迪可以动摇国阵的票仓,影响相当数量的选民投给希盟。

是的,我差点忘了,理想可能完全不必向现实妥协就能达成。尤其政治本来就充斥著太多勾心斗角的权术较劲。为了成就更远大的理想与目標,去跟曾经迫害过自己的政敌合作,作为选民的我们或许要试著去理解,某些希盟领袖下这种决定背后的心情,是极为纠结沉痛的。

那就让我相信,她们都还记得投身政治是为了实现自由与公义的初衷,她们只是无奈地在非常时期採用非常举措。我寧愿相信这就是末沙布、林吉祥为代表的希盟领袖的內心挣扎。这种挣扎看来注定要传递到选民用来握著神圣选票的手上了。

我们可同情可理解,並不代表希盟领袖可以只顾著消费国阵的长期腐败来贏取选票。正如我们试著正视希盟成员的挣扎那样,她们也有责任正视选民的挣扎、认清我们何以兴起弃票废票的想法,而不是撇过头去漠视我们的顾虑。

反映选民的心声

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一个说法,告诉我们真的当选之后下一步的后续动作是什么。有打算查办马哈迪吗?有要彻查过去发生的各种迫害事件吗?是否要赔偿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是否要成立类似南非那样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等等。

这是希盟目前最起码该做的事。我同意,很困难。可希盟成员有责任去研议如何著手进行。若一味不去回应选民的这些顾虑与疑问,这就像情侣之间隔著一层心事,其中一方始终逃避这层心事不愿谈开,最后会导向什么结局再清楚也没有了。歷经风浪、老练如诸位希盟领袖,难道会不清楚吗?

这就是任人鱼肉一介选民的心声。作为选民,我们可以不弃票、也可以不投废票,但这最终只意味著,不用等到选举结果的揭晓,我们就必须首先含泪投票。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杜绝课后补习
下一篇新闻榴梿白咖啡包装被「加重」 MY Cafe公司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