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宗宪

Advertisements

有次在印尼雅加达某餐厅吃晚餐时,有华人家庭大声吆喝要拍团体照,吸引了我的目光。身穿蓝色制服的印尼保母,抱着孩子站在一旁。

当我心想:为何不让她和孩子加入时,爸爸走向保姆,把孩子抱走带入镜拍照,而保姆则在一旁看着他们,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似乎带点无奈。

场景转换到另一间餐厅,印尼保姆正喂着年纪6、7岁的孩子吃饭,华人家庭的聚会聊天,保姆前方的桌子除了孩子的晚餐,我没有看见她的餐点。或许有时是因为有猪肉,穆斯林保姆不能吃,但很多时候,看起来就是没有帮她们点餐,又或是点了相对「简单」的餐点。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情绪,换位思考若今天我是那名保姆,照顾的是别人的孩子,看着这家人欢乐聚餐,自己却与家人、小孩相隔两地,那种心情有多么复杂。

在印尼社会,华人的社经地位高,请佣人打扫或保姆照顾小孩非常普遍。我曾听华人朋友聊天时脱口而出,对于那些能自己照顾小孩的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也就是说有了小孩就要请保姆照顾的观念,早已深植华人心中。在印尼请一名保姆或佣人,依地点及福利一个月约400-1000令吉不等,这金额对大部分的华人来说根本不成负担。

不过这也衍生许多问题,像是小孩容易被宠坏。我就曾经目睹一个读幼稚园的华人孩子放学后,朝妈妈飞奔过去时直接将书包甩在地上,而保姆则跟在后面追着并捡起书包,令人傻眼的是小孩的母亲没有斥责,就连一句教训的话都没说。

而另一种影响,就是两种肤色、两个世界、两个不同阶级的对立印象。尤其对这些孩子而言,这观念似乎从小就扎根。照理说,通常年轻一代对于种族差异比较不会那么强烈,但几天前我遇到一名中年华人却对我说:「千万不要跟印尼原住民结婚,否则你会被看不起!」并再三强调他说的是实话,提醒我找对象时无论如何都要找华人,不要找印尼本地人。

而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对老一辈的人来说更是无法改变。外岛的印尼华人称本地人为「番人」,称印尼语为「番话」,这些字眼都带有歧视他们没受教育的意味;而在雅加达,有些购物中心上门的顾客通常以华人为主,所以我的印尼朋友就曾对我说,他不喜欢和我约在这些Mall里,因为这么多华人让他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曾经历排华,还曾遭禁华文数十年的印尼华人,虽与印尼本地人的距离正逐渐拉近,但那隔阂似乎仍很难打破。当然,族群和谐共处始终是印尼政府自立国以来所不断强调的,也一直希望华人与印尼本地人能求同存异,但两个种族至今宛如生活在两个平行时空的现象,依旧存在印尼社会中。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拿活狗喂蟒蛇 幼犬玻璃窗内「等死」
下一篇新闻癌症或不再是绝症 新疫苗可灭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