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杀手」沙巴龙趸幼鱼现踪香港。

香港21日报导|根据台湾联合报今日报导,环团日前在香港水域首次发现有「鱼类杀手」之称的人工繁殖品种沙巴龙趸,疑与放生有关。环团担心,年幼沙巴龙趸的存在表示,这种原为人工繁殖的物种,已拥有自然繁殖的能力,并且在香港扩散。环团警告,沙巴龙趸一旦在港自然繁殖,恐歼灭其他海洋生物,甚至与其他斑类交配繁殖,变出「怪兽」,摧毁当地鱼类基因库。

Advertisements

香港01报导,生态资源及教育中心于去年3月15日于北角码头发现身长仅有6厘米长的沙巴龙趸,是香港水域首次发现体积如此幼小的的沙巴龙趸。过往研究指出,沙巴龙趸只可经人工繁殖,但根据沙巴大学最新的研究,沙巴龙趸已能够在圈养环境中成功自然产卵,因此如此「迷你」的沙巴龙趸有可能是经放生后的后代。

中心科学事务经理张玛珊指出,沙巴龙趸是外来的肉食性动物,经花尾龙趸与老虎斑人工杂交而成。它们成长速度快,只需六至九个月时间就可养殖至一斤重,并可以吃掉其他海洋生物、与本地物种争夺栖息地及食物资源。她警告,一旦沙巴龙趸在港落地生根及大规模繁殖,将会令其他鱼类品种及数量锐减,成为入侵性品种,后果不堪设想。

报导指出,沙巴龙趸可以与不同种类的斑类交配繁殖,例如沙巴渔民已将雄性老鼠斑及雌性龙趸混合成为「老鼠龙趸」,而沙巴大学亦研究将不同的斑类与沙巴龙趸配种。该中心总监程诗灏说,此情况若发生于香港水域,恐摧毁整个鱼类基因库。程举例,沙巴龙趸有机会与本地之老虎斑及花尾趸杂交。「你不会知道最终会繁殖出什么怪兽,但基因库一旦污染,就无可挽救。」

事实上,沙巴龙趸已成功入侵本地鱼市场,成为餐桌常客。生态教育及资源中心与绿色力量去年暑假的调查发现,香港港九成店铺皆有出售沙巴龙趸的活体。与斑类相比,沙巴龙趸价格便宜许多,因此亦成放生人士的新宠。

程诗灏坦言,他们不建议市民放生,但由于放生是历史悠久的宗教活动,不可能完全立例杜绝放生。若市民坚持放生,亦应避免放生非本地物种,如沙巴龙趸及星鲈,以免破坏本地海洋生态。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失控四驱车“卡”围栏
下一篇新闻儿童嬉水 安危堪虞 公园草地泡水深数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