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杨善勇

Advertisements

拖沓23年,檳城益华小学迁校总算有了头绪。《东方日报》援引益华小学董事部主席祝友明在檳州海南会馆新年团拜之言说,发展商献出4.3英亩土地,迁校准证也有了,此刻正提呈建筑图测。如果万事顺利,预期18个月后就能动工。

同在现场的巴当哥打州议员兼檳州行政议员曹观友当日则言,希望不仅檳州海南人,全国的海南同乡也应支持筹募,「毕竟海南同乡创办的华小全马只有两所:一所在檳城,另一所则在马六甲」云云。

如果此处记者没有错误引述,此语显然是有所罅漏。读过安焕然博士主编《吴华文史选集》(新山:南方大学学院;2017)內收〈马来西亚海南人对华文教育的贡献〉(页250-254)自能明白,海南先辈所建的学校总数,当然不止这两所。

纵然不计已经停办的档案,参考吴华的文章统计,当知海南人创办现存的学校,西马至少8间。除了檳之益华(1920)和甲之玛琳(1922),还有巴生之务德(1916)、吉隆坡之桥南(1917)、芙蓉的三民(1926)、登嘉楼的乐群(1928)、淡边的培智(1928)和福隆港的中华(1938)。

除此之外,还有一所2011年曾经因为被建议改名谢华小学,闹得沸沸扬扬的子文学校;学校原址位在双溪丁宜,由孙成焕、林成踏、张华和陈文贤早在二战前的1939年所建。2001年被迁首邦市。

如果算计停办和合拼的学校,成绩犹多,思之自明,迨无异议。仅仅马六甲一州,就有四间:华南夜校,巨镜小学,琼林小学以及玛琳华小。古来海南会馆,亦曾创办英才学校,並入古来中华工学,为古来华小前身。昔加末属会则有南华小学,合成昔华小学。为曹观友代笔的秘书,不妨参考参考。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沙烈赛益:无证据显示游艇属刘特佐
下一篇新闻大选接近 网络骂战料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