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林艾萱

Advertisements

儿子上了一年级后,每每从学校回来,都很懊恼的投诉国语很难。以高思维出发的教育大方向,促使各科目水平都来得比以往深奥,但其他科目虽然深奥,在深入浅出的教材循序渐进慢慢教导下,孩子的掌握力依然不会缓慢,唯独国语,一年级课程的编写深度,宛如三四年级的课程。

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虽在幼儿园都有打好基本的三语基础,但华小一年级的国语课纲,已经涵盖了马来文的造句、填字、艰难词汇及单字运用。一些作业的难度连大人都要查字典上网检查才能找到答案,更何况是对毫无马来文基底能力的小孩。

华小生一直以来外语能力相对比较弱,教育部將华小的国语马来文水平设得如此高,出发点固然是为了提高华小生的马来文水平,但教育部所编写的华小国语课程,过于深奥的学术水平忽略了华校生的马来文背景,让孩子一开始就產生恐惧而排斥学习,弄巧成拙。

教育方式应生活化

教育部认为,孩子在小学前一般在幼儿园已有至少三年的国语基础,于是以按母语学习的角度编写课程,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让孩子失去学习国语的乐趣,一看到国语课本就马上抗拒。

没学走,就要孩子学飞,学习语言的方式,並非是死背知识即可熟练,语言的输入最重要的管道是阅读及聆听,要精通一个语言,並非是单以枯燥教育法,学习语言应该是加入生活化的教育,让孩子从生活及阅读中学习。

但现今一年级的国语水平,宛如以打造国语博士生的水平,孩子一开始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语法、时態、单字表,而华小生在同一时间必须学习三语,这本来並不容易,加上国语的艰难程度,让孩子们有更深的挫败感。

要掌握好一种语言,对语感的认知很重要,这些並非只是从课本中即可学习,而是从生活实境的浸染慢慢掌握对语文的流畅度,或者一开始一年级,可以从唱马来歌、马来班顿、诗歌、表演等,让孩子从生活中认识到马来文的美丽。

学习语言,不外乎多读多讲多听多写,让语言生活化,让他们可以从故事书或用耳朵去聆听更多的语言知识,先对马来文產生兴趣才是关键,而不是一开始就进攻一大堆深奥的语法及词汇。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伊布加盟洛杉矶银河 将身披9号战袍
下一篇新闻被强酸溶尸埋乱 墨西哥挖出650人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