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4日讯)默迪卡民调中心主任依布拉欣苏菲安表示,国阵在第14届大选中的惨败,要归咎于本身为了赢得选举,而作出一系列的“最后一分钟”举措。

Advertisements

依布拉欣说,这包括当时政府提出的选区重划报告以及制定《2018年打击假新闻法案》。

其他因素还包括社团注册局勒令土著团结党“暂时解散”、将投票日安排在5月9日星期三;以及在投票日的前一晚,临时宣布一旦重新执政,26岁以下青年免交所得税等。

依布拉欣在《透视大马》专栏中表示,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将原本还在犹豫的游离选民逼到边缘,导致他们第二天拿定主意要投票给希望联盟。

“这一问题以及其他内部问题,为希盟赢得了8个意想不到的国会议席,从而让希盟拥有相当大的多数,在获得东西马足够代表的情况下,组成一个稳定的联邦政府。”

依布拉欣的专栏文章也突出了导致希盟取得意外胜利的6个因素,其中包括希盟总裁敦马哈迪的领导。

他解释说,马哈迪提出了民粹主义的竞选承诺,并攻击国阵的缺点,这些缺点使希盟承诺解决国家灾难的可信度得到提升。

他表示,事实上,当92岁的马哈迪以他一贯直言不讳的方式批评当时的政府时,国阵以及时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问题就开始了。

“避开复杂的词汇,马哈迪称纳吉是‘小偷’而不是‘盗国贼’。 更关键的是,马哈迪帮助普通、保守和民族主义的马来穆斯林选民,克服了他们对投票给希盟的恐惧。”

与此同时,纳吉为了报复而嘲笑马哈迪的年龄时,却对国阵造成反效果,因为这么做反而让马哈迪获得公众的同情。

依布拉欣补充说,默迪卡中心在选举前几天的调查数据显示,相当数量的马来选民开始放弃他们对“维护马来人权利”的信念,转而赞成“有能力的国家领导人”。

“这很重要,因为这说明国阵作为马来核心基地的主要吸引力已受到侵蚀。”

“我们认为,这就是让希盟在马来选民之间达到临界点的关键因素——他们对马哈迪领导的信任。”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容易致癌的吃饭习惯
下一篇新闻王室同意委任汤米托马斯为总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