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锦忠

康拉德、毛姆、柏吉斯(Anthony Burguess)、忒鲁(Paul Theroux)、汉素音(Han Suyin)等人以马来半岛、新加坡或婆罗洲为背景的英文小说早为英语世界所知,但马来西亚本地英文小说的滥觴,则要从1950年代算起。其中欧亚混血的 汉素音1956年书写马来亚紧急状態时期的《餐风饮露》(And the Rain My Drink),由於作者在马生活多年,热心介入本地文教活动,书中地方感性强烈,生动地敘述了一个反映当时人民生活处境的故事,出版后就有李星可的中译本 出现,故视之为马英小说的开端亦有其歷史意义。

著名新加坡学者王賡武年轻时也是创作者,早在1950年就出版了英文诗集《脉搏》(Pulse),但他发表英文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感觉〉(“A New Sensation”),则是1950年代下半叶的事。当时校区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莱佛士学会主席霍思达(Herman R. Hochstadt)编了《契约》(Compact: A Selection of University of Malaya Short Stories,1953-1959),展现了50年代马英小说青涩的成果,〈前所未有的感觉〉即收入其中。在马来西亚联合邦与新加坡共和国建国的 1960年代,马来半岛东海岸出生的魏訥桑(T. Wignesan),一九六四年编了《金花集》(Bunga Emas: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Malaysian Literature 1930-63),1968年,任教马来亚大学的费南竇(Lloyd Fernando)编辑《二十二个马来西亚故事》(Twenty-Two Malaysian Stories),都是早期马英小说的典律建构工程。

英文创作华裔居多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英文小说作者的族裔背景多元,不过整体而言英文创作者还是华裔人数较多。「华裔马来西亚文学」(简称「华马文学」)一如华马社群, 呈现的是多语系统样態;其中的华语语系文学系统即我们所熟知的「马华文学」——以华文为创作媒介语的文学表现与生產。在殖民时期为南洋热带文学生產,依偎 在「侨民文学」与「南洋色彩文学」之间。二战之后国家独立,华人多成为公民,但由於华文非国语,马华文学不被认可为「国家文学」。另一方面,1970年代 以后,马来语已是国家的强势语文,华马社群中不乏受国民教育者以马来文为创作媒介语,其中林天英、杨谦来、裴忠义、萧招麟等人即卓然有成的「华裔马来文 学」作者。

书写五一三事件

儘管马来文为马来西亚法定国语,不过由於当地的英国殖民地歷史与背景,英文仍是通用语文,70年代以前接受纯粹英语教育的华裔不少,尤其是海峡华 人、中產家庭与菁英阶层。较著名华马英文小说作者有李国良(Lee Kok Liang 1927-1992)、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蔡月英(Chuah Guat Eng)等。李国良早在1963年就出版了中短篇集《太阳底下的哑者》(The Mutes in the Sun),此外还著有短篇集《死亡仪式》(Deathisa Ritual and Other Short Stories)、长篇《空中繁花》(Flowers in the Sky)与《伦敦不是我的家》(London Does Not Belong to Me)。李氏在1950年代初留学澳洲时就开始写作,后赴英伦,为檳城律师,曾任州议员,短篇〈回到马来亚〉可说是早期马英小说的经典之作。《伦敦不是我 的家》被论者许为马英文学中的存在主义小说。

林玉玲在1969年离马赴美,后成为知名学者,但始终创作不輟,书也多在新马出版,其回忆录《皎月圆脸》(Among the White Moonfaces)和小说《焚香金箔》(Jossand Gold)追忆与再现了1969年在吉隆坡发生的五一三种族流血衝突事件。前者追忆她当年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歷,后者试图还原歷史现场,刻划几个亲身经歷暴 动事件的人的遭遇及其影响。蔡月英虽与林玉玲同辈,却於1990年代初才开始创作小说,著有长篇《静默回声》(Echoes of Silence)与《变动的日子》(Days of Change)及短篇集《古屋集》(The Old House and Other Stories)。

李国良在1992年过世,象徵马英小说一个时代的结束。1990年代以来,华裔马英文学时有新人辈出,成为令人嘱目的新名字,他们包括纪传財 (Kee Thuan Chye)、叶贝思(Beth Yahp)、欧大旭(Tash Aw)、陈团英(Tan Twan Eng)、与郑秋霞(Chiew-Siah Tei)等。除了纪传財,这群崛起的马英小说家多为具「旅行跨国性」的离散马来西亚作家,经常往返他乡与家乡。叶贝思的《鱷鱼的愤怒》(The Crocodile Fury)在澳洲出版后获得维州州长首作奖及族群事委会奖,欧大旭的三本长篇在臺湾已有中译;郑秋霞以英文写了两本长篇小说,也以华文书写散文,为少见的 双语华马作家。两人都是得奖作家。陈团英则已著有两本长篇,颇受看好。贏得2013年的曼亚洲文学奖的近著《夕雾花园》(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2012)中译本刚在台北出版。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苏迪曼杯】风云认老「总有一天会输的」
下一篇新闻文革与中共的世代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