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人们说起“马来西亚计划”,第一个想到的大人物就会是我们大马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依据历史实际上并非如此。
根据砂拉越历史学者黄昭发在这20年里翻阅不少相关书籍,所查到的资料显示,李光耀在冷战思维下,出台了“马来西亚计划”。
黄昭发还原历史
英殖民者早在1953年就计划将北婆罗洲三邦从行政上到经济领域上推行合作和统一; 1954年成立三邦共同法院。1956年正式提出三邦统一,建立联邦制。后因汶莱苏丹反对而搁置。
他分享说在1960年那个年代,东南亚局势非常紧张,在国际上两个阵营斗争,一个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另一个就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产生一场很激烈世界范围争斗。
当时冷战气氛很浓,可能东西方国家随时都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时的局面都有一定的紧张。
1959年新加坡大选后,李光耀出任新加坡自治邦政府总理。李光耀在冷战思维笼罩下,自认为,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岛国必须要与马来亚联合邦合并,这样才能利用联邦势力在清除岛内左翼力量后,保住政权。
新加坡借合并自保
所以,当时李光耀自认为必须要跟马来亚半岛“合并”,才能够生存保得住,要不然新加坡就会沦为第二个的古巴。
古巴那时情况在1957至1958年,古巴是在美国南部,当时古巴人民发动起义,推翻当时美国傀儡政权取得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黄昭发表示,李光耀觉得这样局势对新加坡很危险,并认为需要依靠马来半岛的力量“合并”起来,把马来亚和新加坡合并成统一国家,以利用马来亚的军事力量来保护新加坡。
马来亚半岛当时是巫统执政,东姑阿都拉曼有向巫统讲起与新加坡的合并计划,但是巫统方面直接就反对了。
巫统拒李光耀建议
巫统反对马来亚与新加坡合并计划原因是新加坡当时70%人口都是华人,若要跟马来亚合并起来,新加坡加进去以后,那时整个马来亚联合邦将会是华人占大多数。
所以,巫统顾虑这将会影响马来人政权。那时,东姑阿都拉曼就不接受李光耀的建议。
“新加坡与马来亚合并计划”达不成,李光耀再想另一个出路,就想到有北婆罗洲三邦,就是现在的砂拉越、汶莱及沙巴(那时称为北婆罗洲)。
再拉北婆三邦加入
那时北婆罗洲三邦都是英国殖民地,并想到五邦合并,利用砂拉越和沙巴的多数民族,就可以抵消西马巫统的顾虑。因此,李光耀就再跟东姑提出“五邦合并”的建议。
之后李氏就直接找上英国人提出“五邦合并”计划,英国政府也接受李光耀的建议。那时英国人也召集各邦当时首领,马来亚半岛就有东姑阿都拉曼、新加坡的李光耀、砂拉越总督、沙巴总督,以及汶莱苏丹,一起到金马伦高原进行会议。
阿都拉曼公开宣布
那时英国已出面,所以北婆罗洲三邦的代表都只能听从指示。
由于英国还是殖民主义国家,当时不好出面公开提出“五邦合并”计划,再加上新加坡只是一个小国没有影响力。这个时候才会让东姑阿都拉曼出面提出。
这个“五邦合并计划”首次向外公开宣布时,就在新加坡一个午餐会上提出来。因此,当时人民才会以为这个计划是由东姑阿都拉曼所提出来的,而不是李光耀,实际历史上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