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系列网络文章声称,微信公众号“华师历院”疑似发布了一篇文章,引用一首名为“诗经·彼阳”的诗歌,该诗据称是虚构的,并在其中使用谐音手法表达辱骂言论。
所谓“诗经·彼阳”文中包含了一些句子,如“彼阳若至,初升东曦。绯雾飒蔽,似幕绡绸。彼阳篝碧,雾霂涧滁。赤石冬溪,似玛瑙潭”等。
一些网友指出,文章中引用的“诗经·彼阳”实际上是一首在网络上流传的伪造古诗。尽管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颇具《诗经》的风格,但其词句毫无逻辑,整篇文章都以谐音方式隐晦地进行辱骂。

对此,一些网友批评该文作者文化素养匮乏,成为网络笑柄。其他人则表示,“诗经·彼阳”的引用相当具有误导性,相信许多人都难以发现其中的隐晦辱骂。
经过调查,确认“华师历院”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微信官方公众号,该公众号的内容截止到9月12日。
尽管部分学校部门表示已知晓此事,但详细情况尚不明确。2023年9月18日,中国媒体记者联系了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接电话的人声称自己是该校的研究生,目前正在轮岗值班,而负责对接此事的办公室负责人“张老师”正在开会,无法接受采访。
关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否发布了上述文章,以及是否为学生故意投稿或由账号编辑自主选择的问题,以及是否涉及对诗句内容的误解或故意使用,仍有待学校方面的澄清。记者已经联系了学校方面以获取更多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思政与文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听说了这个事情,但由于不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没有详细了解。他建议记者联系党委宣传部办公室的“张老师”。
随后,记者联系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她了解了上述事件,但该办公室不负责处理此事,也不清楚谁在运营“华师历院”公众号。
记者还多次联系了华中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的多个部门,但在了解到记者想要了解的内容后,这些部门均婉拒了采访。截至当天傍晚学校下班时间,记者多次尝试拨打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电话,但尚未能与“张老师”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