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悦寧

Advertisements

TV2华语新闻因为一张背景图片而惨遭高层严惩,禁播任何图片与画面一事连日来成为各大华文报追踪报道的新闻,字幕从双语改为纯国文的做法更是让许多人忿忿不平。

现在国內除了国营的RTM,还有好几傢私营臺每日製作电视华语新闻,大家对新闻画里出现的中文字幕早已习以为常,但这其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出现的「福利」。小时候看TV2的华语新闻,我们根本无法从画面上得知播音员的中文姓名。那个年代没有「主播」的概念,报新闻的人称「新闻播报员」,民间也有叫「新闻报告员」的,马来文字幕上出现的则是「penyampai」一词。纯国文字幕的唯一好处是能让人猜到播音员的籍贯,例如洪昭冰姓「Ang」,应该是闽南人;徐淑芳姓「Chee」,多半是客家人吧。

除了看不到方块字,在那全国衹有国营电视臺播华语新闻的年代,你也不可能听到「拿督斯里」这样的发音,有的衹是「Datuk Seri」。凡是来自马来语的人名、地名,一律得用国语发音,就连「檳城」、「太平」也必须念成「Pulau Pinang」、「Taiping」。不过,印象中「巫统」倒还是叫做「巫统」,没有被强迫改成「UMNO代表大会」之类的读法。

后来,RTM华语新闻组还是想办法突破困境,在一些细微处著手,比如过年拍摄贺岁短片时就会在画面上为播报员打上中文姓名。在ntv7华语新闻启播后,国营臺的中文字幕也开始较为常见。华语新闻组的编辑开始出外採访、製作专题,並以图像的形式附上中文字幕。之后,就连新闻片头也有了「华语新闻」4个汉字。

RTM一直被政府当作自己的宣传机器,在新闻报道上有诸多限制,这是很多人转看私营臺新闻的原因。韩国朋友看到我转贴的新闻后说了这么一句话:「用这么幼稚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喉舌』,这不是很愚蠢吗?」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传阿里巴巴收购新浪 两者均不予置评
下一篇新闻《天涼好個秋》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