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自勉(古晋中中校董会前财政)

Advertisements

由报章得悉,董总这三年来举办新春团拜,总共花费马币五十五万之钜,令人咋舌。

五十五万是什么概念?

古晋近郊一间独中,学生每月缴交学费马币三十五元。五十五万可以为一百个学生代还十三年的学费。

若每位老师的薪金平均以二千元计,十二老师一间学校,此数可维持一间微型独中三年以上不用筹款,大大减轻华社的负担。而董总竞然在办两三次,历时两三天的新春团拜就将之耗光,多么可借。

一个客人,一合包装水加两片饼干,充其量也不超过五元。五十五万除以五元,那么出席者之数不就高达十一万人之巨,有那么多吗?如何花的呢?再加上华教集会,由于捐款得来不易,从来都是简朴为主,经常是年柑、饼干、水自带或报效。不曾如此铺张。董总这三年来究竞出了什么问题?也” 变种” 了吗?

如此耗费,如此铺张,会取得何等效果?我看您,您看我,人多多,主席爽。再听主席演说,内容报章常见,老生常谈,了无新意。要发放观点和信息,如果利用多媒体,报章,加上脸书,电邮等,不是更简,更广,多,快,好,省。

举办新春团拜的原因,据说是要联系多个友好团体及和政府加强联系,那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华教人士散布全国十三州,只为了吃几粒年柑和饼干,乘飞机过大海,驾汽车越大川,云集新纪元,来个千里大会师,聚精会神,听主席致词。那种风起云涌,人山人海的景像肯定不会出现,最多只是照顾雪隆区的局部华族人士而已。不旦没代表性而且劳民伤“大财”。

董总退出政府教育圆桌会议及示威抗议五次,最后一次,人数少过莱纳斯反毒的人群,那不是示威而是示弱,自露其短,丧失谈判筹码。大家都知道,通过示威抗议,产生压力,逼使对手坐下来谈判,然后大伙再前进,再争取。退出政府教育圆桌会议,后再高喊要政府对话,是采取一面后退,一面高喊的战略,反其道而行,高深莫测。后再想用团拜加强联系,打乱拳,很难理解。请多想想,董总的威望是靠什么建立的?为何越办团拜,就越少人支持。对于华社有限资源的运用,须靠领导人的智慧、心态与作风。

说一套,做一套,到处放火,逞英雄

叶邹常发表一些独中老师的待遇差的文告,大型独中尚可应付老师的加薪要求,对微型学校的校董会,由于经济困难,雪上加霜,形成巨大压力及老师高离职率,这种到处点火、放火,宁可挥霍,却没资助的现象和作风,大家不敢恭维。有谁会不知道城市与乡村在收入和生活费方面存在差异,比如香港高过吉隆坡,吉隆坡高过古晋,古晋高过乡村。不能一概而论,动摇军心。据说董总多年举办统考,已累积超过千几万,若能坐言起行,拿钱布施,则功德无量,所有老师都会颔首称庆,歌功讼德。

“董总” 华教华团新春团拜,鱼目混珠,无正当性

既然得不到多数董总中委的同意与通过,强加“董总”二字于新春团拜之前,只得瞒天过海,鱼目混珠的骂名,绝无正当性。隐身草和皇帝的新衣,都是小学读物,一目了然。把“董总”二字改为“叶邹”不就得了。有些人认为,没动用到董总的钱,就理直气壮。其实不论那八、九万是由那一个口袋出来,都是一种社会成本,就应该珍惜和谨慎运用。董总二老,新春团拜就不办了,好吗?许多贫穷的学子,还在等钱交学费呢。

华教人士应坚持“简朴诚信的实干精神”,而非“浮夸挥霍的虚荣歪风”。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店主引水灌救扑灭 饮食店小火警
下一篇新闻杨昆贤:免出现过剩 捐赠前先了解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