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者

Advertisements

这个周末,尼泊尔地震消息铺天盖地。完了后接着又是西藏、青海、台湾等地的余震。

各大媒体以小时为频率报道着最新状态和死亡人数的更新;微博里各种地震如何自救的普及文章;朋友圈里尽是一波又一波的祈祷潮…… 而我,作为一个小小的民众,在苦苦冥思,我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捐款?(捐给谁?)祈祷?(为谁祈祷?我甚至不认识里面任何一个人。能跟我有所链接的就是对尼泊尔的向往,如今她遭难,莫名感到痛心而已)以往的任何一次地震,都没有让我如此焦虑,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这种茫然不是因为灾难,而只是灾难让人反思自身的匮乏。我的祈祷有那么大的力量吗?我的那一点捐款能到达难民手中吗?我有灾后心理疏导的能力吗?我有参与城市规划,房屋防震等基本政策制定的权利吗?……

看着建筑的倒塌和难民的数量的不断上升,我感觉不做点什么,好像对不起世界。其实所有的这些愧疚和惶恐,都只是映射着内心虚弱和狭隘,纯属自私,而非真的有多担忧有多少人受伤,多少人没饭吃,多少人无家可归……

这番对内心的剖析和坦诚,来自于跟朋友的对自我的一番探讨。他说:“任何的事,如果是真心为了他人的,那样就算错的也是对的;如果出发点只是为了自己,那么对的也是错的。能真诚地做事和对人,为之无所求也。”

假如我们的祈祷是真正为了伤者的康复和逝者灵魂的提升,那么这种真诚就是最有力量的。假如我们的祈祷只是流于表面的一种形式,或者夹集着各种私欲,如:为了自身的安宁;公众号的点击量;媒体的声誉等,那么,其力量微乎其微,甚至是一种浪费。一个乞丐,怀着无比真诚的心,奉献出身上仅有的10块钱,也许可以比拟于一个企业为着自身的企业形象而被逼掏出的100万……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小我”后,我不再在朋友圈里随着人群的高呼,跟着点蜡烛,或者象征式地喊口号:尼泊尔,挺住!兄弟,加油…… 沉默也许是无计可施时的一种最好回应。起码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至于被埋没于打鸡血式的狂热里。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创业﹑创新与创客
下一篇新闻透视中巴关系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