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26日讯)国产Timah威士忌的人物肖像史必迪上尉(Captain Speedy),不仅是百年前推动太平朝现代化发展的功臣之一,更是将拉律易名为“太平”,成为半岛首个以中文命名地区的重要人物!

Advertisements

Timah威士忌近日因名字及酒瓶上的肖像引起争议,先是槟州宗教司拿督斯里旺沙林指控“Timah”为先知穆罕默德女儿名字“Fatimah”的缩写,应该更换。

同时也有穆斯林认为酒瓶上印有的史必迪肖像,蓄有胡子及头戴礼帽(Kopiah)的形象,犹如虔诚的穆斯林,因此含有对国内穆斯林不敬之嫌。

然而,UCSI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助理教授张集强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解释,史必迪绝非穆斯林,而是一名英国人,并曾在印度服务过一段很长的时间,足迹也遍布全世界许多的英殖民地,经历非常丰富。

他指史必迪过后从印度调往槟城服务,直至1870年代拉律战争爆发时期,才受到马来土酋雅依不拉欣的委托,从槟城带同110名印度雇佣兵前往拉律镇定局势。

“1874年初,英殖民政府介入干预,各造签署邦咯条约,出席的英殖民地官员就包括了史必迪,显示他也参与了这场历史事件。”

参与太平道路建筑的规划

拉律条约签署后,史必迪更获第一任霹雳参政司毕治委任为助理参政司,主要驻守在太平与马登一带,稳定当地局势,并开始为地方上进行一些规划与建设。

UCSI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助理教授张集强
UCSI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助理教授张集强

“当时是太平区亚答屋慢慢转型、基础建设开始发展的时期,而史必迪则参与了太平的道路与建筑物的规划与建设,实属推动太平朝现代化发展的功臣。”

尽管史必迪只在太平服务了7年左右,并于1877年离开太平,惟张集强强调,史必迪对太平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

“Timah威士忌争议事件中,有者认为这些人都是殖民者,其实他们不仅是殖民者,比如拉律战争平息后,他们也在地方上推动建设及发展。”

史必迪受马来统治者信赖

除此之外,他说,史必迪极具语言天赋,无论是在印度或非洲,都能很快地掌握当地的语言,而且也尊重当地的文化,与其他英国官员不太一样。

“相较其他英国官员,史必迪比较贴近马来传统社会,并受到马来统治者的信赖,同一个时期的英国官员,如参政司毕治被刺杀,但是史必迪却可在马来土酋的住宅旁建起别墅。”

与此同时,根据太平文化界已故黄奕山校长于2013年出版的《太平13项名胜古迹》一书,也写道各造签署邦咯条约及结束拉律战争后,当时的殖民地政府代表史必迪接受华族领袖的献议,以中文“太平”为这座城市命名。

针对此事,张集强指出,历史学家J.M.Gullick在1950年代的一篇论文期刊中,也确有提及史必迪为太平命名一事。

促政府还史必迪公道 确认其历史功臣地位

行动党霹雳州主席倪可敏强调,史必迪是百年前为太平带来和平的历史功臣之一,所以在最近的Timah威士忌争议事件中,政府应还予史必迪一个公道,确立其历史功臣的地位。

他指在Timah威士忌事件中,史必迪的肖象也成为争议点,若史必迪泉下有知,也会含冤莫白。

他调侃道,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也要看电视,而Timah事件凸显的是伊斯兰的的无知及肤浅,因为肖象中的大胡子男子乃英殖民地助理参政司史必迪上尉。

“史比迪对于太平有非常深厚的渊源,并在海山和义兴两大邦派争夺拉律的锡米资源时,从中斡旋,从印度引入雇佣兵,最后平息了拉律战争。”

“最终,各方在1874年于邦咯岛签署邦咯条约,迎来了和平,而太平也成为全马第一个使用中文名命名的城市,成为研究大马历史不容错过的一站。”

鉴于此,倪可敏认为政府应该在Timah威士忌争议事件中,还于史比迪一个公道,确立其历史功臣的定位,让更多的人认识史必迪。

县长官邸由史必迪所兴建

配合《东方日报》的访问,倪可敏也率领太平行动党一行人,参观位于二王山的助理参政司官邸。该助理参政司官邸建于1875年,由史必迪所兴建及作为其官邸,迄今已有146年的历史,现为拉律马登县长的官邸。

同时,倪可敏也希望政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二王山的助理参政司官邸颁布为国家文化遗产,拨款维修与提升为观光景点。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CIMB前主席:大马是时候进行国家重置
下一篇新闻巫程豪提醒东南亚各国 “与病毒共存”日子仍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