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坚持不放弃,就有机会成为赢家!清华大学团队进行幼儿与幼鼠的跨物种研究发现,社交阶级的形成从小就定高下,部分幼儿自然而然成为团队中的小领袖,取得支配权,而胜负的关键并不在强势的一方,而是弱势方自愿退出或放弃,代表、胜败的决定不在赢家,而是输家」,建议家长与幼教工作者应留意幼儿与社会互动的初期表现,并提供社交弱势幼儿更多的引导与协助。

Advertisements

清大幼教系副教授周育如、系统神经所助理教授郭崇涵研究团队,其中郭崇涵长期研究动物社交阶级,因曾在幼儿园担任志工,观察到幼儿的社交阶级的形成方式,竟与幼鼠有惊人的相似性,决定与研究幼儿社交阶级的周育如展开合作,并在今(29日)公布上述研究成果,重要发现也登上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的子期刊「iScience」。

清大指出,研究团队对刚断奶的幼鼠进行「钻管实验」,如黑羊白羊过独木桥一样,把两只幼鼠放入管子的两端,看它们在管子中间相遇时谁先后退。实验证明,阶级高的幼鼠没有改变行为,反而是由阶级低的幼鼠决定放弃、不战而逃的退缩行为来分出输赢,显示社交阶级的「败者效应」。

研究团队进一步针对216位幼儿园5至6岁的中大班幼儿进行游戏竞争实验,证实幼儿与幼鼠社交阶级形成的相似性。周育如表示,在堆积木游戏中获胜的幼儿不需硬抢,就能指挥对手把积木拿过来,而输的一方,往往不是自己先放弃,就是还帮着对手盖房子。

这篇研究也发现,有些幼儿似乎很自然成为团队中的小领袖,能发号施令、决定游戏,而低坚持度、易退缩的幼儿则易落入臣服、追随的地位,不常参与决策,说出的意见也很少获得同学的看重或认同。且一旦社交阶级形成就比较难改动。

郭崇涵分析指出,研究结果显示,要翻转成败的关键就是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原来的目标;周育如则建议家长及老师,可以多留意处于社交弱势的幼儿,帮助他们累积正面成功的经验,提升自信,这对他们未来的人际相处将会产生很正面的助益。

此外,在清大跨领域研究计画支持下,周育如、郭崇涵及中研院生医所助研究员杨世斌的研究团队,发现阶级较高的小鼠有较好记忆能力,用药物增加小鼠记忆,也可提高小鼠的阶级地位,再招募164名学龄前儿童做行为分析,发现记忆力好的小朋友,更能敏锐侦测到他人细微社交讯号,在社交互动更能以合适策略与人互动,首度透过研究证实记忆力也会影响幼儿在群体中的社交阶级排序。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逾2000吨油棕果赶“出果”  约80辆罗里排长龙
下一篇新闻男童学柔道遭重摔致死 教练只囚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