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肠癌的危险因子,不外乎是大家所熟知的「红肉摄取过量、肥胖,或有吸菸、喝酒习惯者」等。不过台湾医师提醒过去曾有病患并没有上述这些典型习惯,最后仍确诊大肠癌,细查才发现原因就在于她每天都会喝1至2杯的含糖饮料,虽说糖之于癌症尚未有明确关联,但其中的机转依旧有爆发癌症的机率。

Advertisements

民众所熟知的大肠癌危险因子中,包括家族或遗传性因素,有腺瘤型息肉的病史、曾罹患慢性发炎性大肠疾病;经常摄取红肉、脂肪、肥胖,或有吸菸、喝酒习惯者等。

但台湾家医科医师陈欣湄在《健康2.0》提到,先前曾遇过一名门诊患者,是40多岁、身材有点微胖的女性,原本是要进行营养调理,不过她到诊时也向医师表示,自己已经确诊大肠癌第四期,正进行治疗。

陈欣湄说,治疗过程中,病患也不断思考自己有哪个部分做错了,但她对于红肉制品或加工肉类的摄取并不多,也没有与癌症较为相关的菸酒类习惯。医师继续深入追问,后来才发现,患者有个稍微不健康的习惯,也就是「含糖饮料」。

陈欣湄指出,这位病患每天一定会喝1至2杯含糖饮料,但糖与癌症的关联性究竟有多高?医师说明,其实这个问题在医学界也已经讨论多年,当过度摄取精致糖时,可能会因此让身体潜在的癌症问题会爆发,这之中有两个机转是目前认为可能性最高的。

陈欣湄解释,每天摄取大量且高糖的食物,容易让身体血糖过度增大,进而引发「胰岛素阻抗」,而胰岛素阻抗本身与癌症是有关联性的。另外,长期吃高糖制品,导致脂肪堆积,大量囤积造成「身体慢性发炎」,这样的状态也与癌症相关。

不过,陈欣湄透露,当时与病患讨论并建议对方将高糖的饮食习惯改变时,病人反问「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喝吗?」也让医师反思,或许是因为这件事过于正常,会让大家习以为常,认为含糖饮料不是影响关键。因此医师建议,手摇饮要完全戒除也不那么容易,但可以先从一个动作做起,也就是把原本习惯的糖份,减掉2成。

陈欣湄说明,也就是原本喝全糖,改成8分糖、或8分糖调整成半糖,以此类推,慢慢克服高糖,最后可达成无糖的程度,以减少糖引来的其他并发症或身体风险。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大干旱导致河道干涸 1.13亿年前「恐龙足迹」重现
下一篇新闻揭飞机上最肮脏的地方 空姐:座椅后方的置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