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主体是老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与学这两个字,隐含了主体的意识和意志,所以谈到教与学,我们在脑海里看见的一般画面就是老师站在黑板前教,学生坐在课室里学。如果你看见的画面是母亲坐在孩子身边,一个在教,一个在学,道理也是一样的。

Advertisements

但学习并非总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虽然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孩子,他们可以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也或许没有在自觉地实施著学习的意志。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入学前的小孩,他们还没课本、书桌,世界对他们而言处处新奇,他们每天生活中的听、看、摸等经验,构成他们日后在学校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而没有教的主体之意识和意志,是不是可能?如果你容许的教的画面只能如上文所述,那么答案就是不可能,老师不进班上课、讲解,就没有所谓的教。许多知识和技能,除了自学,都需要通过老师的教才能传授给学生,这构成学校学习的一大部分,每年顾著赶课程的教学活动尤其属于这一类。

但事实是,就如上文所提的学的情况,教也可能在没有教的意识和意志之下发生,意即我没有教的动机、没有教的动作,但却起到了教的作用,因为实际上学习发生了。如此的教,可以更贴近教育。这样的教,对学问和技能的传授不适用。父母需要在孩子入学前去深一层了解这种方式的教,这是本文的主题,因为孩子的很多学习、成长、人生关键基础,都是在这个阶段以这样的方式扎下根的。下面是一些例子。

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培养孩子的慈悲心?当你和孩子一同坐在车上,前面一只小猫越过马路,你如果不小心撞上了,你的(言语上、表情上、肢体动作上的)反应如果是“活该!”,你当然可以辩说自己没有教孩子“狠心”的动机和举动,但他们的慈悲心会因为你的反应减损了一分。如果你的反应是,即便在赶时间也要踩刹车器减速,孩子则能够保留、甚或加强上天赐予他们的恻隐之心。注意,我不是谈榜样,榜样可以是虚假的,我谈的是没有教的意识和意志的教,当中要是有一丝虚情假意,教育效果就会走味。孩子即便小,也会有感受到父母的假慈悲的敏感,不是吗?

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培养孩子平等待人?带著孩子外出时遇见保安人员、清洁工人,不要出现不屑于和人打招呼的心境,更不要有不屑于和人打招呼的举动和模样。有些时候不方便打招呼没关系,这和因心里不能平等待人而产生的不与人打招呼的举动和模样,是两码事。这道理每个人都会讲,但如果没有老实的平等待人的观念,那种人与人互动间的缺乏真诚,孩子虽然一时说不出有什么不妥,也会感受得到并迟早感染上。许多人嘴巴说男女平等,却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女性的轻视和偏见,这难道真能隐蔽到身边的人一点也觉察不出来吗?

我们的脸色、眼神有什么教育效果?如果在聚会时,你的朋友相互间背著你打眼色,虽然没被你逮著,会不会可能你觉察到谈话气氛有了些许的变化?孩子在家里是否也会有觉察出这些细小变化的能耐?想想,这类背地里的举动有需要吗?最近看见一些短视频,父母让孩子当主角,拍摄的都是一些作弄孩子取乐的段子,比如用烤肉、零食骗孩子,让他们吃下的却是他们不想吃的饭或者药,看了大家都乐开怀,但那些用心教育、愿意思考以解决教育问题的人,不会这样做,因为他们不难看出这样做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好处。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开玩笑的短视频,不必认真,但有份演出的孩子真没因此接收到了你说你没有动机要教的教育效果吗?

例子不胜枚举,只要你明白本文的主题思想就不难举一反三。一个爱谈论亲朋戚友的薪水、花红、职位的父母,孩子还能坚持多久对学问的热爱?几年后若他们感受不到微积分的美但却一直憧憬著毕业后丰厚收入的激动人心,不必奇怪。今天师训学院招生困难,当年父母对幼教老师的抱怨、不满和鄙夷,会不会是一个起点?

能够看见我们在不具备教的意识和意志之下如何对孩子起教育效用,才能够更好地长期把持好对孩子的教育方向。就因为我们能够看见自己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如何疏忽用词并伤害孩子,我们才会在和孩子交流时更谨慎用词,不是吗?

道德经说圣人行不言之教,如果不是指本文的主题意思,我就真的无法明白。只是,不言之教不可等到成了圣人才做,一般父母在孩子出世那一天就要开始做,不然入学前的教育烂摊子就会转给幼教老师,幼教老师忽略不言之教,就会把烂摊子留给小学老师,依此类推、累积,到头来当发现怎么某某人不爱看书、心胸狭窄、种族歧视、爱开黄腔、霸道、思路无章法等等时,如果说那是太迟了,算是悲观吗?

评论: 杜新宝(物理学博士。现任职于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2015年起推广“思维教育”,已为教师、家长办50多场工作坊、讲座,《思考、挣扎、蜕变》、《小学标准课程(KSSR)中的思维技能》、《给父母的建议》等书作。)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林艾萱:教育孩子学业要“有度”
下一篇新闻哈迪:有些人误会伊党“脚踏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