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北京中共十四大上发表讲话前,用梳子整理头发。(法新社档案照)

(北京30日讯)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周三逝世,受到国际关注,媒体纷纷回顾他的经历和政绩,英国广播公司(BBC)就以〈站上中国权力最高峰的红色工程师〉为题,介绍这位“除习近平外当今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Advertisements

BBC在文章前端,就以“他生前是除习近平外当今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人物”,来形容江泽民。

BBC指,在接任中共中央最高职位之前,江泽民从未有过处理全国事务的经历。而推动他进入权力中心的,是中共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六四”事件。正当在北京的中国领导人为如何处理学生示威者占领天安门广场而商讨对策之际,江泽民已经在上海平息了类似的抗议。

他关闭了一家他认为会煽动抗议的报纸,并在对学生发表讲话时,用英文背诵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又译盖茨堡演说),令学生们感到惊讶。这种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平息示威的处理手法,给当时的中共领导人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四”事件后,邓小平处在中共内部的派系争斗中,最终,他选择同强硬派站在一起,清洗了自由派,并任命江泽民为中共总书记,确定了他的接班人地位。

支持经济改革政策

江泽民1989年与邓小平(右)一同会见中央军委成员。
江泽民1989年与邓小平(右)一同会见中央军委成员。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中共党内派系斗争仍未停止,作为“局外人”的江泽民,在保守派和邓小平改革派之间摇摆不定,甚至一度趋于保守。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一边参观一边表态,在珠海的军事会议上没谈军事,反而强调“谁不改革,谁就下台”,向江泽民施压。感受到这股压力的江泽民,决定全面支持新的经济改革政策。

1993年,江泽民正式就任中国国家主席,成为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3项最高职务于一身中国领导人。

到1997年2月邓小平去世时,江泽民已有足够的时间站稳脚跟,并且在许多重要的岗位上安插来自上海的亲信,从而拥有更多政策决定权与主导权。

在坐稳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后,江泽民也开始塑造自己的威信与权威,试图追随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步伐,建立个人崇拜,进一步发展共产党的理论,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在之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与此同时,他也以铁腕镇压国内异议人士,打压法轮功组织。对台湾持强硬立场,导致第3次台海危机爆发。批评者也认为,他无意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使得中共不断走向专制。

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江泽民在1997年11月访问加拿大期间,试戴卡尔加里市长杜尔赠送的一顶牛仔帽。(路透社档案照)
江泽民在1997年11月访问加拿大期间,试戴卡尔加里市长杜尔赠送的一顶牛仔帽。(路透社档案照)

江泽民在确保自己国内的稳定地位之后,试图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且十分乐于利用自己的知识与背景,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

他曾多次提到对美关系的原则,即“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并在任期间多次访问美国,促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深化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

江泽民时期,中美关系虽也经历几次惊险摩擦,但总能平静收场。

在一系列出访中,江泽民凭借强烈的个人风格,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1996年对菲律宾进行国是访问时,在时任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的游艇上,两位领导人共同演唱了猫王的歌曲《温柔地爱著我》(Love me tender),还伴随音乐翩翩起舞。

他曾在访问美国时,自信唱起京剧、弹奏吉他,与采访过邓小平的美国记者华莱士用英文“谈笑风生”。

他也曾罕有地公开发怒。2000年,香港有线电视女记者张宝华在记者会上就特首董建华连任问题,问江泽民“中央是否钦点”了。江泽民生气地斥责张宝华,他自称“作为一名长者”,“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指责香港记者毕竟“too young(太年轻)”,问来问去的问题都“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简单,有时天真)”。

“膜蛤”现象受追捧

2012年11月8日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期间,江泽民微微抬头往上看。(路透社档案照)
2012年11月8日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期间,江泽民微微抬头往上看。(路透社档案照)

2002年开始,江泽民开始将权力移交给继任者胡锦涛。2004年9月,江泽民交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位,全面退出核心政治舞台,很少公开露面。但外界普遍认为,即便在胡锦涛时代,江泽民仍是幕后操控中国政局的绝对人物。

到习近平时代,他在网络上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现象的象征——“膜蛤文化”。他的粗边方片大眼镜、腰带提到肚脐以上,以及大肚腩的外貌特点,曾被批评者嘲讽为“蛤蟆”,在中国年轻人中间,却引发“膜蛤”现象。这群年轻人自称“蛤粉”或“魔法师”,他们喜欢转发江泽民的经典语录,以及使用他的表情包。

年约30岁的“魔法师”小曾,对作为领导人的江泽民没有太多记忆,但他向BBC中文网表示,他之所以对江泽民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对江泽民的喜爱,而是出于对中国现状的叛逆。

他说:“中国后面的领导人形象比较太正了,不苟言笑的。再加上中国后面的文化氛围趋向更加保守,以前那个文化比较开放的时代已经不再了。”

他认为,江泽民去世后,这种网络文化并不会消失。“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暂时不会出现第2个网红领导人了。他就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样,是一个流量明星。但是中国不会再有这种政治人物了。”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提供吉隆坡—古晋航班 新廉价航空公司明日飞行
下一篇新闻对手力推平价电动车 特斯拉美国市占率逐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