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挂上大红灯笼,是春节的特色,华人家庭不论是何种籍贯,都会在家中挂上红灯笼。

Advertisement

对于福州人来说,尤其是闽清人的家庭,长辈有流传说,挂灯笼不可以挂单,必须是双数,家门前左右挂上一对的红灯笼,看过去相当的和谐。

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思维下,红灯笼不单是圆型的了,类似外国人挂的长方型灯笼也出现了,还有许多不同的设计,用来装饰屋子,看过去红彤彤一片又喜气洋洋。

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灯笼的商品化,让挂灯笼成为了新年点缀气氛的一个普遍现象。

这是好事,但要赋以挂灯笼更深的文化意涵,我们需要做好多的事,例如举办灯节、透过猜灯谜、灯笼制作比赛、讲解灯笼由来典故等。

今天,我们不难看出,许多华小趁着春节的时候,在学校举行新春联欢会,学校老师就有和学生一起制作灯笼,并在一旁讲解过年的故事。

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文化传承,特别是当我们的下一代,将这些文化传承在家庭中和社会里发扬之际,中华文化及春节的意义,就会代代相传下去。

居丧不过年

现在,很普遍的看到,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笼,而且都是动员家中的成员一起参与,在老中少的配合之下,文化及习俗的传承,就这样延续下去了。

闽清人有一个习俗,即是每当家中有人过世,就会在来临的春节不过年。

上辈人说,这是为了哀悼逝者,敬重过世的人,等到第二年才正式过年。

在这种情况之下,家中自然也不会有所装饰,更不会出现大红灯笼,甚至也不会开放门户招待亲友。

遇到这种情况,通常这家人都会举家到外去走走,以免亲友无意登门拜年,大家都感到尴尬。

过年从拜灶神开始

说起过年,应该是从腊月廿三日开始,在这一天要送灶神,就可以收拾家里,大扫除。

上辈人相信,如果还没有送神就大张旗鼓的大扫除,恐会惊扰到灶神,将会对主家气运不好。

所以,要进行大扫除,就需要等到送走灶神之后,而这也正式敲起了过年的钟声。

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当天,祭拜祖先及天公,为示孝道也敬畏神明。

据老人家表示,大年初四是接灶神的日子,也是开工的时候,对于一般的打工仔而言,接过灶神就可以去开工了,也算是收拾心情返回工作岗位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新年气氛还在,但是已经算是过去了,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元宵节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