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吉任相时的“一个马来西亚”,到如今安华团结政府的“昌明大马”,这些官方传媒背书的政治宣传,一向来缺乏外在监督其宣导过程和效果评估,到底有带来多少真正的作用令人怀疑。

Advertisements

除了公家资源的浪费(或者中饱私囊?)外,这类官方口号给马来西亚带来最大的隐患是,它们避开了尖锐、急迫、现实的政治命题,反而占用了纳税人的税金和社会注意力,以空洞和表面口号来制造一个关于马来西亚未来愿景的“幻觉”—这些愿景往往都有著非常美好但空泛的目标,实际的内核不仅脱离现实,最为关键的问题则被忽略和掩盖。

彩虹手表事件“爆发”至今,笔者还未见到政治中任何显著的反对声音。以往,类似的事件多少会引起一些(有一定政治力量和民意基础的)反对派的声讨或表达,最低限度表现出在政坛或社会里还是有较为开明进步的政治人物或政治立场。

如今,政坛仿佛集体陷入沉默,以前的异见人士不知是否因为被收编成建制派,屁股决定了脑袋,投鼠忌器,担心触及敏感议题被保守政治势力围攻。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任何敏感但现实的议题如果被挑起,最不能承受的,除了自身的乌纱帽和利益,还有团结政府不遗馀力宣传的“昌明大马”理念和形象。

事件发生的时机和有关单位的处理方式,或许有点那阴谋论的意思:一向(相对)开明形象的行动党和公正党领袖,一旦声援商家必定遭到围攻(无论表达怎么温和的观点,必然免不了遭到标签和妖魔化),为了官位或团结政府的形象工程,以及在将要进行州选举的敏感时刻,不作为是最为“顾全大局”的做法。

对第三者而言,这种情况可悲的是,大马政治版图似乎成了一滩屎水,无法容纳相对开明甚至中立的声音,政党政客们不是身在屎水中,就是无时无刻都被笼罩在那恶臭味中,不敢怒不敢言。政治场域如此,普罗大众又如何呢?

种族和宗教政治问题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国家,从独立建国开始就把房子里的那只“大象”—种族和宗教政治问题—当做看不见扫在地毯下。遮遮掩掩了几十年(中途有被拿来利用、炒作、威慑和夺权),在经济环境越发严峻、财政负担越发沉重、财富流动越发停滞、利益分配越发棘手的宏观条件下,那只越长越大的“大象”,撑破了披在马来西亚政治外衣的幻想,赤裸裸地在房子里“现身”。

彩虹手表事件的发生,只不过是大象尾巴一个小小的摆动,凸显了辛苦经营的“昌明大马”工程,空洞贫乏,经不起起任何风浪,保守教条主义早已占尽上风,昌明大马还没开战就已经幻灭。

从一个神明的名字可否被跨宗教和地域使用,到公共空间的商品买卖与某个宗教禁忌之间的权力关系,这些事件都深刻反映出这只“大象”在几十年的滋养下高头马大、身材魁梧,其信众人数已经可以左右政局,其教条早已渗入政策、生活各个层面,甚至较为中立的信仰者都被迫消音。

经过漫长的“温水煮青蛙”,如今马来西亚非巫裔群体的选择,似乎仅剩下“接受现实,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走为上计,移居国外远走高飞”两个选择,是吗?

评论: 汤堡 (自由撰稿人。)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老萧:看财经新闻来投资,行得通吗?
下一篇新闻8分之1男性葬礼上带避孕套 专家:悲伤更刺激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