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谈到家庭理财规划,父母的退休基金必须优先于孩子的教育基金,除了这两个财务目标,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日常的家庭开支,也应该进一步地思考,如何精明地消费,同时让父母及孩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会面对捉襟见肘的处境。

首先是保险的部份,父母需谨记,未成年孩子的角色是“被照顾者”,父母则承担“提供保障”的责任,在投保时不该逆向而行。无论是人寿险、疾病险或意外险,为了在发生不幸时为孩子提供足够保障,父母为自身投保的保障必须足够,以免在事故发生后,让孩子受更多的苦难。

相对的,孩子并非家庭的经济支柱,没必要在上述的保险类型有过多的财务支出。必须注意的是,医药保险则是例外,每一位家庭成员处在健康的状态时,尽早投保,并获得足够保障。

父母为孩子“提供保障”的规划与思维方式,也能代入到教育层面。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会想要把孩子送往学费昂贵的国际学校念书,理由是期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并在求学时期开始在“富家子弟”围绕的环境中,让孩子建立起人脉资源优势。

问题是,近年来大马在需求增加及发展商的推波助澜下,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好多的国际学校,究竟教育水平是否与高昂的学费成正比,许多父母其实是否深究?或仅是对“国际学校”四个字的盲目迷信?

再者,年纪尚幼的同学,就算有著非富即贵的背景,将来也未必就能成为自己孩子的有用人脉,所以这样的想法其实有点一厢情愿。当然,如果经济能力出色,父母想要把孩子送往什么学校就读都行,但如果资源有限呢?

人脉

资源有限的父母,与其选择砸大钱在孩子的中、小学教育,老萧认为,倒不如把钱运用在自己身上,选择在职进修。例如报读商学院的企管课程,父母遇上的同学,会有很多来自各企业的高管,这些才是能力到位的人脉。未来孩子处在面对升学、实习、就业等关口时,父母的商学院老同学,可能就是各领域的专家或老总,届时能够为孩子提供强而有力的各种支持。

还有一点是,经历了这趟学术探索之旅,除了提升眼界、建立人脉,也能直接为父母带来更高的收入,借此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将来孩子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后,若需要父母提供金钱援助,也能在宽裕的状态下出手。所以在教育、个人成长方面的家庭支出,钱要花在刀口上,孩子有了明确方向,父母可以全力支持;在孩子未准备好时,该被给予厚望的,其实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而作为楷模的父母,其实则是更加吃重的角色,当父母愿意追寻自我能力的突破、职涯上的发展,从而建立在经济、人脉上的资源,并向孩子展示如何调配资源,将钱用在更有效益的地方,这样的积极面,才是孩子能够模仿并学习,成为未来栋梁的最好方式。

评论: 老萧 (老萧是马来西亚理财规划师协会(FPAM)及投资经理联合会(FIMM)的认证会员,身兼单位信托顾问、私人退休金顾问、理财部落客的斜杠一族,拥有国际认证高级理财顾问(CFP TM)资格。)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疑长太帅用餐时遭陌生女強吻 男子报警:根本不认识她!
下一篇新闻谢诗坚:安华打破RAHMAN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