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3日讯)在经过6州选举的角逐后,希盟国阵联盟成功保住了雪槟、森美兰和槟城三个州的政权,国盟联盟则在吉登丹、登嘉楼和吉打三个州取得了强势的胜利。尽管两个阵营各自保持了3对3的局面,但这次州选的最大赢家是伊斯兰党,而最大输家则是巫统。
国阵中的巫统共参选了108个议席,但仅赢得了19席,其中14席位于森美兰,雪兰莪和槟城各有2席,而丹州则获得了1席。然而,在登嘉楼和吉打两个州,巫统却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国盟联盟中的伊斯兰党在竞选的128个议席中取得了惊人的106席,仅有22个议席失利。土著团结党也表现出色,赢得了81席中的39席。
政治评论家刘惟诚在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从整体州选结果来看,似乎希盟与国阵这两个阵营依然保持平衡,各自保住了雪槟森的三个州,国盟也强势保住了吉登丹的三个州,但从议席数量来看,伊斯兰党的表现相当出色,而团结政府在保住原有议席方面则表现不佳。
他举例说,尽管民主行动党仅失去了1个议席,但巫统和公正党的表现令人失望,两者的胜率都相当低。
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绿潮现象正在扩大。”
然而,潘永强认为,尽管国盟在这次6州选举中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政治版图,但他们仍然无法赢得非巫裔选民的支持。他指出,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单靠马来人的支持无法执掌联邦政府。
他表示:“尽管国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但仍然面临着自身的限制和瓶颈,缺乏多元族群的支持。”
至于巫统,刘惟诚认为,巫统遭遇如此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巫裔选民更倾向于保守主义,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对巫统的不满,认为巫统没有进行改革,没有为民族权益奋斗,而是致力于培植个人势力。
他指出:“从候选人的选择程序中可以看出,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试图在各个州培养自己的势力,派遣亲信参选。”
他补充道,巫裔选民之所以对巫统不满,主要是针对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认为他没有进行改革,没有为民族权益奋斗,而是竭力培植个人党派和势力。
他进一步解释说:“因此,巫裔选民投票给国盟,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原因。然而,哪个原因更为重要,还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