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 15系列22日起在全球多国首波开卖,许多果粉迫不及待换新机,甚至连夜排队抢头香,但也有一群人坚决不用iPhone。美媒一名记者就分享7个她不买iPhone 15的理由,包括价格、不附充电器等考量,强调自己「还是拿Android就好。」

Advertisement

《商业内幕》高级商业记者狄恩(Grace Dean)24日撰文「我不买iPhone 15的7个理由」,称她和许多8年级生一样,人生第一支手机是Nokia「砖头神机」,后来辗转于三星、华为、Motorola等不同品牌,「但从未屈服于贾伯斯帝国」,原因如下。

  1. iPhone不便宜

价格可能是人们购买新机的最大考量因素,但iPhone并不便宜,最便宜的iPhone 15也要799美元,且苹果有别于其他手机制造商,不会推出更新版的低成本手机,因此若想买功能较精简的低价手机,用户只能选择较旧的机型。

相较之下,三星Galaxy A54 5G售价不到500美元,同时还有折叠式的Fold和Flip等高阶机型。

  1. 没有耳机插孔

iPhone耳机插孔自2016年消失,用户除了无线耳机外几乎别无选择,不是购买至少129美元的AirPods,就得购买转接头,但使用转接头就无法边充电边听音乐,除非使用无线充电。

  1. 不附充电器

自iPhone 12以来,苹果公司以环保为由不附充电器,仅配备充电线,用户可用既有的充电器或笔电充电。若想购买新的充电器则需19美元,但因过去是免费提供,对第一次使用iPhone的用户来说难免困扰。

  1. 电池门丑闻

iPhone电池寿命不长,且苹果有故意将旧款机型降速被提告的前科。这起诉讼可追溯至2017年,苹果被效能测试软体Geekbench专家踢爆后承认,用户更新iOS 10.2.1后手机会被降速,声称此举是为防止自动关机。但仍有许多人批评,苹果这项设计是为实现「计画性淘汰」,促使用户购买更高价的新款iPhone。

苹果2020年11月同意支付1.13亿美元平息调查,并于今年3月一起集体诉讼中支付5亿美元和解金。

  1. 不同机型大同小异

iPhone不同机型差异不大,《商业内幕》去年就有记者撰文写道,他后悔把iPhone 13 Pro Max换成iPhone 14 Pro Max,对于新机没有更多新功能感到失望,认为除了动态岛(Dynamic Island)以外,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换机的地方。

  1. iPhone代表社会地位?

苹果手机已经成为主流,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iPhone在美国智慧型手机市场占比55%,相关产品术语渗透日常生活,AirPods有时甚至被用来统称不同品牌的无线耳机。

但狄恩表示,她不会将iPhone视为一种社经地位的象征,「就像名牌和跑车一样,手机型号无法说明你是多有趣的人。」

  1. 一旦买了iPhone就再也回不去了

许多iPhone用户会将其他3C也换成苹果产品,最终拥有一整套Mac、Apple Watch和Apple TV。但狄恩强调,她对现状很满意,不想陷入这个循环,「我还是拿安卓就好,谢了。」

尽管她承认,不用苹果有时很令人困扰,有些APP很晚才有Android版本或根本不会有,且iPhone 15也有一些很棒的功能,「但就我个人而言,没有iPhone也无妨」,她从来没用过iPhone,短期内也无意改变,「iPhone是一笔很大的投资,我个人认为不值得。」

前一篇新闻撞死23岁女肇逃轻生 司机绝望留字「无力偿还」
下一篇新闻开“自私”条件为儿找新爸爸 年轻富豪单单亲妈妈遭炮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