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莱斯市18日讯)今年11月10日,第七届 “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在中国广西南宁圆满落幕,汶莱代表队斩获颇丰。
本届 “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 自治区文化及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政府及重庆、宁夏、新疆、内蒙、云南等地的相关单位共同承办。 活动主题为 “青春有梦·科技有我·世界同心”。
汶中7人代表队
汶莱参营的代表队一行7人,分别来自汶莱中华中学黄仁访及张清赋老师,还有黄鉰口秦、刘怡萱、田慧馨、刘世杰及卓志阳等十年级理科一班5位学生。 他们结营后于12日晚间返回汶莱。
据了解,本届创客营活动旨在深化中国与共建 “一带一路”国家在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建 “一带一路”科普国际交流平台。 广西打造了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发动数十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专家,对接科学研究机构和院校,8月起线上推出了33门课程。
今年主场活动在广西南宁和重庆市同步开展,分营活动在宁夏、新疆、内蒙古和云南平行开展。 活动期间,来自中国、汶莱、泰国、越南、寮国、缅甸、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罗马尼亚、辛巴威等13个共建 “一带一路”国家的200多位师生齐聚广西共享科技盛宴 。
汶中组7人代表队
11月6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承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 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广西主场活动)在广西大学展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副主席黎宁,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萧建庄出席活动。
“我们开营啦!”伴随着热情洋溢的欢呼声,满载着营员们 “心愿”的气球冉冉升空,营员们的青春、梦想同在一片蓝天中恣意飞扬,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
启动仪式后,营员们也聆听了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正、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丽伟、机械工程学院盖倞尧分别带来的《How A Long Span Arch Bridge is Built(如何建一座长跨度 拱桥)? 》《How Much Do We Know about the Marine Science (我们对海洋科学了解多少)? 》《Closer to the World of Robotics(走近机器人世界)》主题报告。
科学奇妙探索体验
广西主场活动打造了线上线下两个平台。 线下主场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主旨报告、创客活动、教师工作坊3项科技教育活动以及游知名景观、访国之重器、品中华文化、 “友谊之夜”4项科技人文交流活动, 实地感受壮乡科技文化魅力与多彩秀美山川,共同开启奇妙的科学探索体验与人文交流之旅。
在闭幕式上,主办相关单位领导、东协各国驻南宁总领事馆嘉宾分别为优秀营员颁发最佳团队奖、最佳展示奖及最佳创客奖。 汶莱代表队共获得最佳团队奖1个,最佳展示奖2个及最佳创客奖1个的佳绩,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