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失智症患者约有5500万人,并且这一数字每年以1000万例的速度增长。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被认为是最佳的预防手段。除了年龄因素外,中年肥胖也被指出是患病风险之一,特别是需要积极控制特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如糖。德国的研究发现,日常饮用的三种含糖饮料可能使失智风险增加,增幅高达39%。

《太阳报》和医疗保健新闻网站News Medical报道称,德国基森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了不同形式糖分摄入对失智症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含有大量游离糖的饮料,如调味果汁饮品、调味牛奶饮品和碳酸饮料,会增加患失智症的风险。相比之下,纯果汁的影响较小,茶和咖啡则与失智风险无关。

游离糖是指制作饮食时添加的任何糖分。与此相对,一些含有天然糖分的食物与失智症程度也有一定联系,但影响较轻。

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人体生物资料库中18万6622人的饮食数据,这些人的年龄在37岁至73岁之间,在10年间有1498人被诊断患有失智症。研究考察了参与者特定类型食物中的糖分摄入,包括果汁、牛奶饮品、咖啡、茶、零食、酱料、配料、早餐谷物等。

研究考虑了参与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和家庭病史。结果显示,每天饮用少量调味牛奶饮品,比如麦当劳的香草奶昔,会导致患失智症的风险增加39%;每天喝一杯标准配方可乐,则风险增加21%。然而,摄入含有游离糖或天然糖分的固体食物与失智症风险之间并无显著关联。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的《营养期刊》上。

此前的研究表明,糖分会引发炎症,而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兹海默症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阿兹海默症是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之一。

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相较于固体食物,摄入液体形式的糖分对健康更为不利。部分原因在于大脑不会察觉液体糖分的摄入,这样会导致摄入过多的热量,增加体重或导致肥胖。液体糖也可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增加胰岛素阻抗,从而引发糖尿病。世卫组织建议,游离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5%以下。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英国提振低迷经济 推出大规模投资和减税措施
下一篇新闻订房网站「优惠价格」有玄机 专家分享避险招数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