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肺癌常常被发现晚期,这导致了高死亡率和低存活率。早期肺癌很少显示出症状,如果直到肺癌发展到第四期才就医,五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百分之十。

Advertisements

台湾肺癌学会理事长柯皓文医师在《生医时代》的专访中指出,肺癌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肺癌等。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与吸烟密切相关,而肺腺癌可能与后天的基因突变有关,特别是亚洲人常见的EGFR、ALK、ROS1等基因变异。最近发现,门诊中有不少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因此及早避免相关风险并接受适当的筛查成为早期发现肺癌的关键。

柯皓文医师指出,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氡气、石棉、吸烟、二手烟、油烟、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等。研究表明,这些因素与肺癌发生有关。根据病理分类,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小细胞肺癌与吸烟有着90%以上的相关性,而石棉主要与恶性间皮细胞瘤有关。一些公共卫生研究也指出接触染发剂可能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至于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肺腺癌,特别是不吸烟的女性患者,其明确原因尚不清楚,但日常生活中建议远离空气污染等致癌物质,并注意家庭环境的空气质量。

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肺癌的治疗方式和预后也存在明显差异。柯皓文医师指出,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五分之一,对化疗和放疗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该类型的肺癌复发速度快,复发率极高,通常在3到6个月内出现药物耐受性。它还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通常不推荐手术治疗。这是所有类型中最恶性的之一,因此提醒吸烟者尽早戒烟以降低小细胞肺癌的风险,并有助于减少口腔、喉部和乳腺癌的发生。

在过去20年里,针对肺癌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代表了精准治疗的发展。柯皓文医师解释说,目前发现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大约有10至12种。对于最常见的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靶向药物从第一代进化到目前正在研发中的第四代。而ALK基因突变则有第一代到第三代的药物,部分已被健保承认。此外,化疗对于肺癌仍然发挥一定作用,近年来出现了针对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结合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的”抗体药物复合体”等先进治疗方法,这些都有机会提高肺癌的存活率。

柯皓文医师强调,肺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过去有60%以上的肺癌是在第四期被诊断出来的。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如咳嗽、胸痛,通常已经是晚期。X光检查存在很多盲区,并不适合作为肺癌筛查的工具。目前最主要的筛查方式仍然是低剂量CT扫描,国家卫生署的《早期肺癌筛查计划》为符合家族史和吸烟史的人群提供筛查,其中早期肺癌案例约占86%。只要吸烟史超过30年或家族中有肺腺癌病史,都可以接受低剂量CT扫描筛查。

柯皓文医师还提到,最近有一名在夜市工作、没有吸烟史的年轻女性来到门诊,通过低剂量CT扫描发现了早期肺癌,肺部结节已经接近2厘米大小,被确认为1B期的癌症。她已经被转到胸外科进行手术切除。一旦自我评估存在相关风险,应尽早寻求胸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以色列“彻底消灭哈马斯”目标 马克龙警告恐引发10年战争
下一篇新闻下了飞机就去「洗热水澡」 专家:不建议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