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十二月一日,砂拉越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煤气自主权的区域,这是大喜的日子,换言之,在砂煤气的销售供应,GPS政府说了算,联邦政府无权干涉。从那天起,联邦Petronas与砂Petros共拥有的 Petros Niaga成为砂唯一的煤气销售商(供应红色媒气桶);同一天,泰国人所拥有供应黄色煤
气桶的MyGaz公司,因合约未获得GPS更新,走进历史,全面退出砂市场;不管你喜欢与否,砂煤气市场正式进入,Petros Niaga“红色独大”时代。
Petros Niaga垄断砂煤气市场,砂人未受其利,先受其害。
煤气是必需品,全砂成千上万的大小家庭每天的生火、做菜、烧饭,没有煤气桶的煤气供应就有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住在市区的美里人是比较幸运的,因美里盛产石油和煤气又有炼油厂,很多家庭可享用煤气管输送的媒气,非常方便。砂虽盛产石油,但砂人并没从中受惠,我们被逼用贵油,有时有钱还添不到柴油,这叫砂人情何以堪!
今日家用14公斤煤气桶售价每桶26.60令吉(不含运输费),是统制品,不能随地起价,但可以降价。今日红桶煤气是砂本土生产,大家都百思不解,既是土产,GPS又有煤气自主权,为何不见煤气降价? GPS今日财力雄厚,去年收入123亿令吉,放眼2030年收入200亿令吉,成为先进州,若红桶降至每桶18.88令吉,全砂300万人口都受惠,大家马上感受到垄断市场的好处,GPS为何不这么做呢?莫非当家又当权,对煤气下放权大赞的人联党忘了在GPS争取?
去年十二月初,当红桶“粉墨登场”时,其中的乱象、谣言、状况连连,令人瞠目结舌;我还天真的以为,这是产前阵痛属正常,乱象应会很快的过去。不知不觉,整个春天已几乎结束,黄红桶之乱仍然挥之不去,很多人还真是换不到红桶。
红桶严重缺货
Petros Niaga以为设立电话热线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据说,热线被打爆总是无人接,幸运打通了,接线员会给你一个分销售的号码,你打去了还是无人接,公司把客户当皮球踢来踢去,根本无诚意解决问题,这是什么服务?
去年12月6日,我在《 诗华日报》《是谁在“卖砂”》文中写到:“我们都知道有竞争才有进步,如果唯一分销商的服务不到位,态度恶劣,继续摆烂,消费者恐怕成为俎上之肉,任它宰割;若市场不被垄断,有多家分销商良性竞争,消费者就有选择而从中受益。”
没料到与今日情况差不多。
今日黄红桶乱象的主因是红桶严重缺货,这反映公司应变能力不足及管理层的能力有待加强。公司也完全低估市场走向,Mygaz所留下庞大的市场公司吞不下无法消化,这说明公司在还未准备好的情形下就急不及待硬想独霸市埸。
这令人连想,若今天联邦下放教育及医疗主权,GPS敢接招,有充份准备吗?会产生乱象吗?
今年阿邦佐总理要完成三大愿望,即完全拥有民都鲁海港、全面接管马航飞翼航空公司及拥有自家银行,GPS应从黄红桶之乱吸取教训,不要把一件美事又搞砸了。
石油气权力下放是GPS锲而不舍力争之成果,惟全民并未从中受惠,这样看来更多的权力下放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