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已过,而我的家族成员选择在清明节后才到义山扫墓。向来也没什么不好,一来可以不用烦塞车,二来当时正值是学校开斋节假期,不用请假。

Advertisements

扫墓的前一天,我被央求观看迪士尼的动画《Coco》(《寻梦环游记》),听说是一部发人省醒的动画片。观赏完后,脑海里浮现了数年前看到的几行句子:

“人有三重死亡。第一是生理上的死亡,既身体机能结束运行;第二是下葬后,宣布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第三是名字被最后一次提起,被遗忘在时间里。”

动画里呈现的生死课题相当精彩,如果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都死亡了,你被遗忘了,就算是真正的死亡了。因此,我脑海中马上想起以上的句子。我也立马上网查寻出处,这说话源自美国神经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的《死后的四十种生活》。

在我家里,死亡课题不算是什么禁忌话题。有时我妈会说:“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记得要做这个……做那个……”。或说:“你们早点买骨灰瓮格位,不然越来越贵。”主要是提到时便会聊。

我认为在华人文化里,上义山扫墓是一项必做的事情,所以先人距离“第三重死亡”还有段路。兴许,在遥远的将来,子嗣繁衍,某位先人的墓地位置被遗忘了,没人再提起了。这位先人才算退场了吧。抑或,现代的少子化趋势,子嗣减少,大抵也会出现很多被人遗忘的坟墓吧。

根据“第三重死亡”的定义,活得久的大概都是有贡献或是有影响力的伟人,像是孔子、爱因斯坦、贝多芬、苏格拉底……这些名人总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你认为,哪一重死亡是令人悲伤的?

大部分人可能会选第一重或第二重。无论是医生口中宣布死亡,或是目睹下葬、火化等仪式,当下的空间充斥了“喧闹的声音”,多少也侵染了鼻涕与泪水。而第三重死亡,我认为是“安静的消失”。

因为遗忘是没有任何通知的,不必等我死亡,若我的记忆里对A的印象逐渐模糊至消散,同时A又没有活在任何人的记忆里,大抵A在经历了第一、二重死亡后“安静中死去了”。

社会死亡

那天,我还在网上看到另一种关于死亡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死亡可以分成“生理死亡”(Physiological death)、“社会死亡”(Social death)与“精神死亡”(Physic death)。“生理死亡”的意思如同上述;“社会死亡”是指一个人与社会断开联系,慢慢与社会上的人(包括亲友)减少接触;“精神死亡”则是失去生存意志,表现“自我放弃”。我想声明,这里的“社会死亡”并非普遍说的“社死”,因为做出了丢脸或出丑的事,而无法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

这三种死亡不一定同时发生,而是可能在不同时间点发生,如“社会死亡”与“精神死亡”可能发生在“生理死亡”之前。一个躺在床上的病人发现,自己的亲友慢慢减少来探望或陪伴(社会死亡),可能造成他对自身的病况严峻而放弃希望(精神死亡),这有可能会加快至病人的死亡时间。(生理死亡)当然,情况因人而异。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说,人打从出生开始,就是在经历一场倒数运动。死亡是自然现象,无论抗拒或接受都是必经的阶段。

痛哭、隐忍、沉默、坦然……都是可以的,哭得死去活来不必是唯一经历死亡的方式。如果被遗忘是死亡的终点,我们确实会害怕被遗忘。不被提起的,终将被遗忘。如果被遗忘也是必经的过程,那我们何尝不是“安详”的死亡呢?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海龟吃2物 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迁
下一篇新闻男星感冒并发肺炎猝逝 医生曝「不死癌」超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