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良(左3)认为,史料若不抢救,这些物与人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消失。左4起是沈国明和石光生。

(吉隆坡20日讯)适逢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戏剧文化馆”获得台湾戏剧学界的支持,得到一批珍贵的戏剧书籍作馆藏,表现了海外学者对心向太阳剧坊打造戏剧资料研究中心的行动肯定。

心向太阳剧坊主席沈国明说,一座城市设立博物馆、图书馆或文化馆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它的建筑,而是它保存的文物、史料与文献资料的丰富性。

捐赠书籍的台湾戏剧专家学者,包括锺明德、石光生、于善禄、邱坤良、徐亚湘、吕宪光、耿一伟、蔡欣欣和谢鸿文。

适逢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戏剧文化馆”获得台湾戏剧学界捐赠书籍,对心向太阳剧坊打造戏剧资料研究中心给予肯定。
适逢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戏剧文化馆”获得台湾戏剧学界捐赠书籍,对心向太阳剧坊打造戏剧资料研究中心给予肯定。

另外,心向太阳剧坊日前在台湾高校展开巡回演讲,将马来西亚华文戏剧的发展历史与在校师生分享,加强海外人士对马华戏剧的认识与关注。

高雄文藻外语大学特聘教授何启良博士说,一般人做研究都躲在象牙塔,只在图书馆进行研究工作,若要展开抢救史料的工作,确实得要走遍全国各地的城镇角落。

“心向太阳剧坊一行人遇到的困难很难想像,看得出下了很大的功夫,实在不简单。似乎只有研究者才能真正感受到史料的珍贵,因为它隐藏著许多宝贵的历史记忆。”

他说,讲者不只是静态的研究工作者,也是动态的抢救史料工作者。我们可以理解心向太阳剧坊一行人使用“抢救”字眼的性情,若不抢救,这些物与人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消失。希望有资源的单位,能够帮助心向太阳剧坊继续保存与书写马来西亚华文话剧史的工作。

邱彩韵(左2)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史料散落民间,很多材料收藏在不起眼的角落,应唤醒大众对马华戏剧课题的关注。左3是沈国明。
邱彩韵(左2)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史料散落民间,很多材料收藏在不起眼的角落,应唤醒大众对马华戏剧课题的关注。左3是沈国明。

清华大学讲师邱彩韵博士说,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史料散落民间,很多材料收藏在不起眼的角落,心向太阳剧坊几乎凭一己之力来唤醒大众对马华戏剧课题的关注。

沈国明是受邀到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和高雄文藻外语大学演讲,题目分别是《从“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发现台湾戏剧史料》和《漫谈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发展史》。此外,现场观众也在交流环节中踊跃发问,取得不俗的回响。

“戏剧文化馆”座落于蕉赖9英里。有意预约参观的民众,可致电心向太阳剧坊(016-2322693)。

+1
2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李存孝:制止马来西亚暴力仇恨犯罪
下一篇新闻一颗凤梨RM1867 奢华水果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