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24日讯)人联党中央副组织秘书兼都东支部主席黄振渊认为,今年起或有大批医生失业或被迫转行。

“在很多人眼中,医生是高收入的稳定职业,实际上,许许多多每天日夜不分为病人服务的医生,他们面对的是完全不明朗的未来。”

面对不明朗未来

黄振渊指的是我国政府医院的合约医生,他们与正式受聘的医生同僚可说是同工不同酬,不仅仅待遇不同,还要承担不被续约的焦虑。

“政府医院的合约医生并非理所当然会被转正,而且也不能无数次续约,他们的合约期总长最多只能达到7年。”

“这项以合约方式征聘医生的政策开始于2016年,根据合约不得超过7年的限制,意味大批无法如愿转正的医生,将从今年起陆续失去他们的工作。”

黄振渊在今天发文告称,他的担心已经获得媒体证实。有媒体揭露,陆续有合约医生急着找工,包括考虑转行,哪怕是一般朝九晚五的工作。

急着找工要转行

黄振渊曾经参与促成我国政府承认中国医学系资格,并协助争取合约医生转正,他认为,合约医生往往无法转正的原因,并不是在于表现不好,更多因素是与政策或体系决策者有关,有鉴于此,他要求我国卫生总监以及卫生部长立刻着手解决合约医生政策的手尾问题。

“当初政府推行合约医生制度,本来是立意良好,目的是在正职空缺有限的情况下,尽速安排医学系毕业生投入医疗体系。”

“然而,未知是否受到希盟上台、国盟执政的政府更替影响,合约医生制度并没有受到卫生部跟进制订后续的必要管理,以致有关医生的行医生涯失去长远的保障。”

黄振渊指出,因为卫生部没有公开详细数据,所以无法得知2016年至2017年加入政府医院的合约医生人数,但估计这项合约制度推行至今,有超过3万人之多,而根据一项统计指2019年至2023年有不到一万人转正推测,眼前因为7年合约期满受到影响的医生,绝对不是极少数。

他说,经过7年的行医经验累积,合约医生的离职不单是医生的损失,其实对公共医疗体系才是更大的冲击。

医疗体系大冲击

“合约医生政策的问题,受到影响者肯定不只是医生而已,试想,大批医生因为合约到期而离职,势必造成政府医院的拥挤求医情况更加恶化,使到人民必须为此赔上沉重的健康成本。”

“再者,因为合约医生无法转正的消息频频传出,加上人手问题导致工作负担不断加重,近年来医学系新生已有明显减少的迹象,还有很多毕业生选择到前景更有保障的国家执医,都将令到我们的公共医疗体系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医生短缺。”

黄振渊认为,加速合约医生转正的管理,或者延长合约期限到10年,同时帮助有关医生晋升专科,相信有助缓解以上所说的紧急情况。

“若要长远解决问题,以砂拉越的情况来说,医疗自主预料是最好的途径,这也是为何人联党主席沈桂贤医生不断强调砂拉越医疗自主的重要性,并在持续催促联邦落实自主权下放,以为砂拉越人民打造更好的公共医疗设施,同时解决资源与人手分配不公的问题。”

+1
2
+1
0
+1
0
+1
2
+1
1
+1
2
前一篇新闻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中国投资砂拉越194亿
下一篇新闻「单车美女」长裙被绞死 当街上下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