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民间信仰已成为一种风潮,愈来愈多学者投身各地方社群的民间信仰研究。马来西亚永春人的祖神信仰,即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部份。我国永春人所页奉的神明,大都源自于先辈们带来马来半岛的家乡神明,在永春已有数百年历史。

永春东西向120公里、南北近40公里,22个乡镇均各宗族均有各自的祖神信仰。在福建地区早期因地理条件使然, 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神明信仰成为重要的精神寄托,求神问挂成为日常生活中解决疑难杂症的重要途径。在各个地方都有当地信众所崇信的神明, 因而产生了所谓的“境主公”,即管辖特定地区的“佛公”。

各地方的境主公乃当地宗族的守护神,也即是宗族的祖神。在农业时代, 神明信仰对保守的社会即有凝聚社群的功能,神明是重要的精神寄托,神缘的纽带牢牢的把族人团结在一起,祖神的诞辰更成为当地社会重要的庆典,远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都会返乡参与,透过活动的参与跟乡族产生链接而强化了宗族的认同。

在清末,乃至民国时期,许多福建人到南洋时也将家中的神明一起带在身上,祈求神明保佑他可安全的到达移居地,福建的许多神明就这样也“移民”到海外,继续在海外华人社会接受供奉庇佑乡民。有些家族会组织,沿用祖籍地祖神庙的名字,将祖神信仰全面的在移居地进行复制与传播。这不仅是永春民间信仰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是宗族文化的延续。

永春人的家族会组织的数量远比福建的其他地方社群来得多,亲族移民仅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地方神信仰的纽带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借由永春人对神明的崇敬心理,只要有条件就会创建祖神庙或家族会组织,祖神自然成为供奉的神明。

有些庙宇香火旺盛,宗族的祖神逐渐发展为在地的地方神,原本是永春人的神明经过百年的演进,如今也为其他籍贯和方言群所崇信。例如马六甲马日丹那的锦峰宫、柔佛利民达云峰宫的主神王大元帅,原先只是中国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乡福东村扬美郑氏宗族的守护神。神明下南洋,到了南洋再跨越籍贯的边界,这种情况与不同籍贯间的融和过程颇为相似。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糖尿病早期5大无痛症状 突然看不清楚是警讯
下一篇新闻孝子照顾瘫痪父23年 再苦也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