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判断一个人,可从他的气质与人格,或其能力与外表,看得出其素质的优与劣。一个人的素养,简单的定义,其实就是气质、人格,加上能力与外表的总和。人与人交往中对某人初次接触之时,对其直接第一印象之好与坏,往往建立在他的外在打扮,服饰或谈吐。然而认识后相处或共事久了,我们渐会发觉其内在真实素养,对该人在感觉上,似乎就了变化:负面的不再那么好,或正面的不再那么的坏了。因为赏心悦目的五官外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由原生父母所赐的主观外在条件,初次相处便可立马从片面视觉上简单感受得到。然而其气质与人格,则需要与之相处一段时间,才能略为客观的感受得到。

气质与人格,就像学习气功一样,讲求的是内在修为。长久运练下来,劲道看似柔弱却可感受其洪荒之力。一个人若没有内在修为,不勤加磨练的话,倒头来所拥有的,仅不过是一招半式不堪考验的花拳绣腿,好看而不中用而已。气质是从个人行为言谈之中,自然流露出来内在情绪之表现。它与一个人的外貌无关,不太涉及行为言谈的具体内容,而是与其人格特征、行为的具体内涵有著密切的关系。有些人外表看似漂亮俊俏,一旦开口说话便立马见真章,这就是为何选美赛需要有问答环节,以考验佳丽们的智慧与修养。

一个人有了能力,就像拥有财富一样,我们生活上就少了很多的现实问题来困扰我们。倘若在某相关领域里我们拥有一定能力与实力的话,在解决问题上就不会为难题所捆绑。能力就是实力,一个人的魅力,在很大比例上乃源自于处事之能力,但却并非绝对。人若有了外表,他未必就会有气质;有了能力,也未必会有令人敬仰的人格。很多演艺圈里的红人,在萤幕上的角色被导演蓄意塑造成绝世脱俗的佳人,或风流倜傥的君子。然而这些人,一旦离开了摄像镜头之后,就完全变了样不再是这么回事了,其类似细节在此就不必多述。也有一些歌手、艺术家,其才华横溢作品令人赞叹不已。然私底下其谈吐间,对人狂妄不羁或满口秽言的作风,粗俗不可耐得令人不削,哪有气质与形象可言?

虽然说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气质(Temperament)是由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所决定者,但它却非属永恒而不可改变;而人格呢本质上说是由个人生活经验与学识所累积形成,但因其增加见识和新的经验的关系,是可以产生一定的个性变化的。性格,基本上可说是先天所形成,但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以及后期因所得学识与经验,它同样也能逐步发展而改变。气质的类型,其实是无所谓有好与坏之分,而性格特征则有好坏的区别的。至于行为,它与人格修养有关,而非系于外貌风度。

我们不妨以此评鉴方式,看看身边许多各阶层社会领导以及政客们,他们到底是以其外表、谈吐吸引人呢,还是藉其能力、气质和人格的优势获得人民的支持?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3种深海鱼」重金属含量高 医师警告:吃太多恐加速失智
下一篇新闻女学生遭男同学脱裤猥亵 老师呛:1个巴掌拍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