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困倦,但却舍不得入睡?

睡前拖延症成为当代不少人的普遍问题,不少人即使疲惫至极,也不舍得入睡,而专家指出,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台湾内分泌科医师陈洁雯指出,睡前拖延症指的是即使到了应该睡觉的时间,人们仍然选择进行无关紧要的活动,如追剧、刷手机等,从而压缩了睡眠时间。这种行为并非失眠症状,而是一种自我延迟休息的倾向,但却可能导致精神状态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研究表明,自我肯定度较低和神经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睡前拖延问题。自我肯定度低的人可能通过拖延睡眠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神经质的人则因焦虑和烦躁而影响睡眠。

为了改善睡前拖延症,陈洁雯医师提出了五种方法:培养尽责性、提升自我效能感、正念冥想、培养正面情绪、制定明确的睡眠目标。尽责性高的人会更自律,避免因娱乐而耽误睡眠时间;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更有信心管理睡眠习惯;正念冥想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培养正面情绪能减轻夜间焦虑和白天疲劳;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计划有助于提升睡眠和生活品质。

这些建议有助于人们改善睡前拖延症,提高睡眠质量,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1
0
+1
0
+1
1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战争重创 乌克兰促中国企业投资助重建
下一篇新闻吸引马新住户 SUNWAY打造优质银发族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