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睡了一整晚仍然感觉疲累?”;“每个人都认为我很懒惰,但我一直都很疲惫。”;“喝多少咖啡似乎都无济于事,我该如何工作?”

这些想法一直伴随著患有慢性疲劳症候群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 的人,这是一种无法透过常规诊断方法治愈的衰弱性疾病,而且也没有特定检测或症状可以明确识别此疾病 。因此,慢性疲劳症候群仍被谜团所笼罩在未知的境况中,受影响的人往往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为了帮助提高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知,每年都会有国际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症候群觉醒日,借此强调此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鼓励人们寻求协助。

临床心理学家、IMU大学医学院心理系部门主管殷锡玲博士表示:“在马来西亚有相关慢性疲劳症候群的数据很少,但这并非因为我们这里不存在这种疾病,而是我国大众对此疾病缺乏醒觉意识。”

何谓“慢性疲劳症候群”?

慢性疲劳症候群的医学名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简称ME),目前专家仍未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慢性疲劳症候群。它有时可能在病毒感染(例如 新冠肺炎)后发生,但慢性疲劳症候群与任何特定感染无关。其他相关因素(虽然未必有因果关系)包括发炎性疾病(如关节炎)、心理性疾病(如忧郁症)和荷尔蒙变化(如更年期)。

有何症状?

症状可能时有时无,也因人而异。

大多数患者阐述的症状如下:

*休息或睡眠无法缓解的疲劳

*难以集中注意力

*肌肉无力

*对气味、化学物质、光线或噪音过敏

*消化问题,如肠躁症

*无需过度用力也会感觉关节和肌肉疼痛、出现肿胀或发红的情况

治疗方案?

慢性疲劳症候群只能根据症状的组合进行诊断,同时透过一系列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然而,在得出慢性疲劳综合症这个答案之前,殷锡玲博士提醒人们:“请聆听你的身体,以及它试图想要告知你的内容。首先,你必需满足基本需求,即获得充足休息和摄取均衡饮食。家庭医生可以帮助识别和排除其他可能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性狼疮)、倦怠、忧郁或其他健康问题。这可能涉及血液检查、日记记录和追踪症状,以及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观察。在必要的情况下,医生也可能将你转介给一位或多位专科医生以获取进一步的见解。

慢性疲劳症候群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或治愈方法,但是,疼痛管理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在缓解症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殷博士也建议人们建议谘询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谘商师,获得必要的支持以应对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她进一步解释:“对某些人而言,适应慢性疲劳症候群生活的过程可能会令人感到困扰,因为这意味著失去以前更健康的自己。你的治疗师也可以帮助你消除对未来的恐惧,毕竟许多患者可能也会因此感到绝望。但透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控制症状,你仍然可以透过接受现实和适应现况,最终过著富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

她强调,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千万别放弃希望!

“慢性疲劳症候群很难诊断,也没有快速的解决方案,但坚持努力寻找答案很重要。你应该寻找由医疗专家组成的支援团队来帮助管理你的症状,同时会诊治疗师来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挑战,这样将有助于提高你的生活品质。

+1
0
+1
0
+1
1
+1
0
+1
0
+1
0
前一篇新闻向未成年非穆传教属违宪 林冠英相信教育部不允此行为发生
下一篇新闻冒充反毒机构官员编故事借钱 女子被控欺骗不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