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元朝的环秀桥木质结构被冲坏,只剩修复后的石造桥体。(图取自澎湃新闻/呈坎村村民提供)

(黄山市21日讯)中国广东、福建、广西先后受暴雨侵袭致灾,灾情一路向北,安徽省多地也出现灾情,境内多条河流、水库水位暴涨。其中在黄山市,曾被誉为“江南第一村”的呈坎村遭遇洪水袭击,村内一座始建于元朝的“环秀桥”遭冲毁,木质构件几乎全毁只剩修复后的石造桥体。

据澎湃新闻及极目新闻报导,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村党总支书记罗志刚表示,环秀桥是在周四晚间6时半左右被洪水冲毁,当时的雨势很强,但从目前来看,受损情况相较2013年要轻,“桥面以上的木质结构件大部分被冲走了,具体的受损程度需要进一步评估”。

村里的环秀桥廊被冲走,所幸其他文物未受到破坏,呈坎村有2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透过民众拍下的影片显示,呈坎村村内涌入滚滚泥水,洪水如猛兽十分惊人,高度约近半层楼高,陆面完全变成“河道”,已看不出来道路在哪。

呈坎村村委已经安排部分村民转移,没有村民受伤。目前村里正在组织村民清理垃圾、淤泥,并统计受灾情况。

环秀桥被冲毁前后对比。(图取自《新京报》)
环秀桥被冲毁前后对比。(图取自《新京报》)

“网红古村”西溪南村暂停接待游客

此外,同在黄山另一座“网红古村”西溪南村也因洪水紧急封闭,暂停接待游客。

西溪南村受到洪灾影响,村内部分建物及设施被破坏,幸运的是,村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设施“老屋阁和绿绕亭”并未受到波及。当地正负考量汛期仍未结束,决定暂停游客进入,临时采取封闭措施。

公开资讯显示,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赞誉呈坎村为为“江南第一村”,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且完整的东汉八卦风水古村落,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约18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东汉、唐、宋等历代建筑180多处。

村内的环秀桥始建于元朝,距今约700多年。2013年时,呈坎村曾遭受特大洪灾袭击,村内的中华第一祠罗东舒祠(宝纶阁)及49间国宝和大批古民居破坏受损严重,环秀桥也被洪水冲毁。

强降雨后的安徽黄山古村落呈坎村部分道路出现淤泥堆积,当地组织多方力量开展清淤清理工作。(图取自中新社)
强降雨后的安徽黄山古村落呈坎村部分道路出现淤泥堆积,当地组织多方力量开展清淤清理工作。(图取自中新社)

黄山市逾20万人受灾

中新社报导,入梅以来,安徽多地出现持续性降雨过程,特别是黄山市降大暴雨、特大暴雨。截至周五上午6时30分,黄山市受灾人口达20万634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约1万955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3784.55元人民币(3万4902令吉)。

周二(18日)晚上8时至周五中午12时,安徽多地普降大雨,黄山、宣城、芜湖和铜陵等地平均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全省共有1701个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占安徽全省面积的40.4%;955个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占安徽全省面积的22.7%;最大降水量位于黄山市歙县的许村,达到524.1毫米。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坑口乡开展清淤工作。(图取自中新社)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坑口乡开展清淤工作。(图取自中新社)

40家景区暂停开放 学校停课

受本轮暴雨影响,截至周五上午9时,黄山市共有40家景区暂停开放;479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已有序停课并实行线上教学,师生安全离校。

受强降雨影响,新安江流域各河道均发生洪水过程。其中练江、丰乐河、横江超过保证水位。新安江干流、横江上游超警戒水位。扬之水出现较大涨水过程。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紧急转移民众避险,截至周五上午11时30分,累计紧急转移1万3786人。

最新预报显示,未来几天安徽省多强降水过程,主雨带在该省南北摆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此间气象专家提示本轮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需要关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气像风险。

周五上午9时,安徽省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为Ⅲ级。中午12时,安徽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1
0
+1
0
+1
1
+1
0
+1
1
+1
0
前一篇新闻不满关税局执法官员检举  走私者连开三枪示威
下一篇新闻大耳窿2次通话威胁“吃子弹!” 山鸡哥:不向恶势力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