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近年来,全球阴茎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巴西,成为重灾区。据《BBC》报道,过去10年间,巴西因阴茎癌死亡人数超过4000人,6500多人被迫接受阴茎切除,相当于每天约有1.78人需要进行此类手术。

巴西63岁居民若昂(João)的经历便是一例警示。他在阴茎上发现疣状物后,尽管寻求了医疗帮助,病情仍不断恶化,最终在2023年确诊为阴茎癌,被迫切除部分阴茎。这对他的生活及婚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坦言:“这种病难以启齿,因为没人愿意成为笑话。”

根据巴西泌尿外科学会的科代罗医师(Mauricio Dener Cordeiro)的分析,人类乳突病毒(HPV)的感染是阴茎癌的主要诱因之一。HPV通过性行为传播,能引发多种癌症,包括口腔癌和阴茎癌。然而,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

阴茎癌的症状通常包括阴茎上难以愈合的溃疡、异味强烈的分泌物以及出血变色的现象。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病灶或接受放射性化疗,可以大幅提高康复机会。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需进行部分或全部的阴茎截肢手术,甚至波及其他生殖器官。

最新研究表明,除了巴西,全球各地的阴茎癌病例数量也在增加。期刊《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的一项研究指出,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欧洲许多国家的发病率也在上升。数据显示,乌干达、巴西和泰国的阴茎癌发病率最高,每10万人分别有2.2、2.1和1.4人。

研究表明,中国、英国和德国的阴茎癌发病率同样在增加。英国从1979年的每10万人1.1例增加到2009年的1.3例,而德国从1961年的每10万人1.2例增加到2012年的1.8例。预计到2050年,全球阴茎癌发病率将上升77%以上,这种上升主要归因于人口老化,6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尤为显著。

科代罗医师建议,通过大规模接种HPV疫苗、在性行为中使用保险套以及接受割除过长包皮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阴茎癌的发病风险。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前一篇新闻林卓锋:价格VS价值──经济运转的生命线
下一篇新闻贾斯汀被捕后首发声 “这个星期好难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