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会堂外观。(图取自法新社档案照)

(北京27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下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周四的政治局会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原定中共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2023年秋季举行,但不断延后。此前,中共第二十届二中全会于2023年2月26日至2月28日在北京召开;一中全会则是2022年10月23日举行。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报导,中共第二十届三中全会,比惯例晚了将近一年,在确认召开日期前,国际舆论的揣测和分析纷纷扬扬。国际媒体猜测中共是否内部意见不一,抑或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不振使改革进程不得不延后。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图取自法新社档案照)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图取自法新社档案照)

此外,前外长秦刚和前防长李尚福落马后一直未有官方定性,本届全会是否将撤销其中央委员身份并公布更多细节,也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我认为市场不应过度解读延迟。”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首先,时间上仍然符合《党章》规定的在一年内至少召开一次全会的要求(二中全会在去年2月召开),所以并没有问题。其次,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领导人自然会慎重考虑召开一次重点讨论未来5至10年改革方向的会议。

位于欧洲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分析师戴维认为,对于习近平而言,今年比去年时机更好。

他表示,去年习近平开始第3任期时,中国经济仍未走出疫情的阴影,而后习近平的权力得到巩固,这使他能够等待时机,只在经济环境好转时才选择召开会议,这或许能为决策者赢得时间,为中国经济制定新的指导原则。

“很长时间以来,问题在于是否有必要,领导层的一些人可能认为,我们过得不错,没必要进行改革,只需要一些修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霍夫曼推测,直到最近,决策者们可能觉得需要开个三中全会了,因为已经过去10年了(上届三中全会无关经济)。

霍夫曼称:“然后就是需要改什么的问题看,需求的问题、结构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这个过程应该发生了一些争论,然后当宣布全会的时间前,应该是形成了某种共识。”

三中全会通常就经济改革发展作出重大决策,本次三中全会主题是“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图为江苏镇江一家制造企业内的生产景象。(图取自中新社)
三中全会通常就经济改革发展作出重大决策,本次三中全会主题是“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图为江苏镇江一家制造企业内的生产景象。(图取自中新社)

三中全会前瞻

报导指,三中全会在中共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1978年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的教科书中被描述为“开启了改革开放”,此后历届三中全会大都聚焦经济改革,往往对中国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本次三中全会会提出什么核心议题?受访学者提及最多的词是“新质生产力”。

“由‘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愿景必将占据重要位置。”戴维表示,这也与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呼应,当时邓小平提出了“解放生产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构筑了允许资本主义活动的框架。

这个词汇在去年9月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官方语境中,今年3月“两会”期间开始热炒,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十大任务之首。

戴维向BBC中文分析,中国经济正处于向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他估计,此次三中全会的意义在于习近平是否发出了继续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的信号。如果成功,不仅能将中国转变为高收入经济体和全球科技领导者,还能提供资金解决目前导致中国经济停滞的许多问题(如地方政府债务、医疗保健和养老金制度改革)。

经济学人智库(EIU)在发给BBC中文的报告中,列举了8个可能在三中全会出现的具体议题:延迟退休、财政改革、保障民营经济、放松土地制度、新税制(房产税、财产税等)、取消户口限制、进一步开放经济(取消外资所有权限制等)、激进的促进生育政策。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前一篇新闻搭机过安检响起警报被拦下  女子口腔喷雾竟是“祸首”
下一篇新闻伊斯兰财务管理展览 推动财务管理新举措 提升社会经济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