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啤酒商赞助华校义演的风波难以“完全”停息,其反映的是华、巫两个民族对啤酒的不同认知。

穆斯林对啤酒是禁忌,但对非穆斯林却不是问题,而且还能助兴。华人的喜庆宴会,无酒不欢。

事缘伊青团首先发难,该党攻击身为穆斯林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副部长艾曼阿蒂拉竟然出席有啤酒赞助的华教义演活动,还接领相关支票。啤酒与教育的“存在”本来“无一物”,但一旦掀起,彼此是与非的争议就此点燃。

伊党挑起啤酒争议,无疑是借题发挥,根本就是挑事。但遗憾的是以华人为基础的政党却无法认清问题焦点,急急忙忙相互攻击,把伊党的问题突然变成是华人的“好酒”问题。

行动党作为以华人为主的政党,面对两个同样的华基政党马华与民政党,行动党必然成为箭靶。华人的问题,只要行动党没能把关好,没能阻止团结政府执行对华人不利的政策,就显示他们失责。教育部原有的指南本来静静“躺在那里”,怎么会突然“被搅动”。

马华、民政两党自认打击行动党的力度越大,他们就越能争取到华人“靠向”他们,进而对未来选举产生助力。就如赵明福事件,团结政府从不理不睬到首相安华不得不接见赵家与赵明福民主促进会,那肯定是受到外界压力所致。

毕竟从反对党走向执政权力中心的行动党,不能在选前选后两个样。他们需要把过去的慷概激昂化为行动,才能继续在未来得到更大华人支持。

民政党作为国盟的成员党,伊党的所作所为,民政党将脱离不了干系,会被认为是“同伙人”,他们在攻击行动党时,最好也得看清伊党的“模样”,他们能阻止伊党胡缠乱搞么?民政党只是国盟内的蚊子党,他们应知道自己是寄人篱下,本身毫无实力。

民政党公然支持啤酒商赞助华教义演的言论,已令伊党不满,双方经过唇枪舌剑后,民政党甚至扬言退出国盟。退出国盟的戏码看来只是虚晃一场,没有太多人“当真”。伊党副主席莫哈末阿马就表态民政党因华教义演课题决定退出国盟,伊党不会反对。巫统最高理事博安说得再清楚不过:他们只是在做戏。

民政党一方面攻击行动党,但却没有看到国盟内伊党才是“肇事者”。他们如果一开始就炮轰伊党,或许还能引发华裔好感,毕竟敢于对自己盟党的“种族化”敢怒敢言才能显示“有骨气”。

不平等待遇

马华与民政党曾经的辉煌,走到现在已今非昔比。华人在马来西亚遭遇的不平等待遇,罄竹难书。华教发展的磕磕碰碰,筚路蓝缕,大家心照不宣。不论由啤酒商赞助华校是好是坏,问题是华教还有其他选项么?

早在1987年开始由南洋商报及中国报联办的“十大义演”,20多年来南上北下为华校筹款,其一切经费都是由皇帽啤酒公司全力赞助。此外,90年代黑狗啤酒商不也大力赞助15华团主办“精英文化义演”及“汉丽宝舞剧”,不只为华教筹款,也成功为当时华团文化基金筹获超过百万令吉。今天华文教育与华人文化不得不与啤酒商挂钩,其实乃不得已。没有赞助商支持,庞大演出经费就没有著落,没有经费,一切演出都将沦为纸上谈兵。

当然,也许我们也要感到遗憾,何以我们其他大型企业,没能在华教义演上展现他们的热诚与捐助。在商言商,啤酒公司赞助活动,不可能没有他们的动机,其实他们的目的昭然若揭,为的是提高品牌效应,以其吸引更大的消费群。

啤酒的争议似乎告一段落,根据内阁会议决定,教育部指南规定是,在学校场合可举办但严厉禁止展示啤酒标志;如果在校外举办活动,那就不受限制。

当然啤酒公司看到这里,心里已有数。啤酒商需要媒体,华教需要啤酒商,这是媒体、华教、啤酒商的三结合,缺一不可,不然期待创造巨额的筹款数额将是难以达成的任务。

新纪元学院前院长柯嘉逊博士反对啤酒商赞助华教,他认为华教应争取更大政府拨款而不是靠啤酒商。当然现实是残酷的,华校也知道本身的尴尬处境,如果可得到政府拨款,请问还需要啤酒商么?国阵时的拨款不足,团结政府依然无法改变?谁将扛起这个责任?

啤酒再不好,但华教没钱发展,日子更难过。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前一篇新闻白开水也有保鲜期 4种水易孳生细菌
下一篇新闻郑庭河:权力与宗教内部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