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顽皮一点,吵闹一点,无所谓……我宁愿他坏一点,无所谓…..”这是痛失爱子的父亲对记者说的话。
20岁出头的年轻男孩,在毫无预警,看不出任何异样的情况下,在车烧炭自杀了!那一天就像无数个平常的日子那样,他送妹妹去补习中心,不平常的是放下妹妹后,他连车带人一起失去踪影,再也联络不上。
父亲说他自小性格内向,独立、乖巧、懂事、有主见。平时出门不会超过晚上10点回家,到亚庇升学一事也是自己安排好才通知家人……
字字句句听来都是撕心裂肺的痛!
痛心疾首的父亲用他惨痛的经验奉劝时下父母 :“平日不要怪孩子太坏,至少他们会独立。这个孩子也独立,但是他什么都不讲。”
感谢这位爸爸的善意提醒,这是值得省思的问题。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担心孩子不乖,不喜欢孩子太坏。整个社会都习惯用“乖不乖”,“听不听话”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孩子自小就被耳提面命:“你要乖,要听话!”,父母也都努力往驯养“乖小孩”的路径前进。
在这过程中,懂得察言观色,理解大人的期待,并愿意配合的孩子就叫“乖”,反之则被冠上“不乖”、“不听话”、“叛逆”之名,须承受被批评、责骂,甚至是被处罚的风险。
胆子大的孩子会依然故我,继续横冲直撞,在跌跌撞撞中成长;胆子小,性格柔顺的孩子则可能选择压抑自己的意志与情绪,默默把自己藏起,关上心门,不反抗,也不表达,只展示大人喜欢的模样。
如何定义“乖”
身为母亲,我不想矫情地说:我希望孩子“坏”,不喜欢孩子“乖”。不能不思考、不探讨的是:如何定义“乖”?大人社会的“乖”以什么为标准?我们努力养出“乖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方便大人管教,减少麻烦,还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符合社会期待的乖小孩是真懂事,还是努力压抑自己?除了“乖”以外,他们幸福、快乐吗?是否活得有自信,可有勇气表达自己?有没有保护自己、爱惜自己的能力?
当我们要求孩子乖、听话,长成我们理想的模样时,是不是已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伸展自我、发现自我的机会?
台湾作家李雅卿有本书叫《乖孩子的伤最重》。她说:“只要你心里有个‘理想孩子’存在,你就不可能不用批评、比较、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心里害怕,你就很难脱开‘恨铁不成钢’的懊恼。于是你忽略了孩子天生的气质和才智,忙著和自己的担心拔河”。
最后,让我用书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请好好看看你身边的孩子──他是不是正努力要成为你心中的理想孩子?孩子在做这样的努力时,他就已经交出‘自我审视’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他的自信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