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拥有大学文凭,但却乐当送递员和邮差;每当面对别人质疑他为何要从事这份苦差时,28岁的法汉直言并不觉得丢脸。

日前媒体报道,一名在快递公司当了7年送递员的年轻男子,拥有汝莱大学的农业管理文凭。在这则新闻底下,虽有不少人赞许法汉活出了自己,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霸占了一个学额、浪费了一个学位。

坦白说,我个人是不觉得法汉浪费了一个学位,毕竟学问和知识都是我们无法转移的资产。就算无法学以致用也好,但我始终认为,大学生涯是段很难能可贵的生活体验,也是我们开拓视野和格局的其中一个阶段。

如果认真思考,反倒可探讨学历与市场错配、学历贬值、新蓝领崛起,以及新生代蓝领化的趋势。

今年3月,国库控股研究院发布《面对挑战:马来西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图》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逾60%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起薪低于2000令吉。该机构表示,至少十年来,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几乎保持停滞状态,59.6%的应届毕业生在2021年第一份工作的收入为2000令吉或更少,与2010年的60.8%相比仅略有改善。

也因此,此报告还指出,在国家高等教育基金贷款(PTPTN)的借贷人中,有40%来自B40(低收入)群体的借贷者没有偿还PTPTN,主要正是个人财务状况不佳;而B40群体占PTPTN借贷者总数的55%,占贷款总额的60%。

要知道,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从1980年的4万多人,增至2020年的120万人,增长幅度近26倍。无可否认,人民的平均教育水准确实提升了,但当学历与市场需求无法同步递升时,就会出现学历与市场错配的情况,可能进而导致学历贬值的情况出现。

根据国库控股研究院的研究也发现,40%大专毕业生纵有高学历却从事著低技能的工作,只有60%毕业生找到了与他们的学历和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当近半毕业生出现学历与市场错配时,肯定会影响同等学历的薪水调升幅度,也让很多年轻人质疑高学历的存在意义。

减少学历与市场错配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学历与薪资不成正比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以技能导向的工作为发展方向,而非仅依赖学术成就。他们不再盲目追求高薪高位,而是寻找个人价值和生活质量的平衡,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或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以及市场对技能的需求。未来的教育改革应该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与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市场,同时也减少学历与市场需求的错配。

当高学历无法带来预期回报时,愈来愈多年轻人选择放下传统观念,追求更符合个人价值的职业道路,这大抵解释了:为何近年来三不五时就有人质疑高学历的意义,甚至越来越多年轻人朝网红和零工的目标前进……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前一篇新闻张大鹏:“退役潮”来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颇具前景
下一篇新闻李荣健:巫统越走越宽,行动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