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名50多岁男子连续3次大肠镜检查都找到10颗以上的息肉,第一次切除20多颗息肉,后续有2次检查都又找到10颗以上,直到改变饮食习惯,多吃蔬菜、肉的来源全改成鱼类,息肉数量才大幅减少。

台湾肝胆肠胃科医师杨子纬在《健康好生活》节目中分享,该男子首次就诊是因粪便潜血呈阳性,所以进一步做大肠镜检查,结果大概切了20多颗的息肉,耗费1个多小时的时间。且其中1颗更被确认是原位癌,也就是第零期,再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真正的大肠癌。

杨子纬指出,男子半年后回诊,再次做了大肠镜检查,竟又长了10多颗息肉,这次一样全部切除,接着又过了半年,男子再次上门追踪情况,未料又长了10几颗息肉。病人感到非常疑惑,因为自从第一次检查出原位癌后,他已经戒掉菸、酒、槟榔,「只差没吃素」,不解为何息肉仍一直生长。

杨子纬表示,由于大肠息肉生成原因多元,除了基因之外,与饮食习惯也有相关影响,因此建议男子增加蔬菜摄取量,并将肉类来源改为鱼肉,减少红肉的摄取。后来男子第4次上门,这次息肉成功减少到5颗,第5次检查时已完全没有息肉,让男子非常高兴,决定继续维持相同的饮食方式。

吃鱼防大肠癌是有科学根据的!杨子纬说明,根据一项长达近15年的研究,涵盖英、法、德等10个欧洲国家的52万名参与者,并追踪其日常饮食习惯,包括鱼的摄取量及种类。结果发现,每周摄取鱼和贝类总量超过357克(约2~3份)的人,比每周低于65克(约1份)者,罹患大肠直肠癌的风险降低了12%。

杨子纬提到,即使每周只摄取100至200克鱼类,罹患大肠直肠癌的风险也降低了7%,且脂肪含量高的鱼类防癌效果略优于脂肪含量低的,单独摄取贝类则没有效果,研究推测跟鱼含有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关,另外鱼类富含维生素D、B12及硒、特殊胺基酸也都是可能的原因。

+1
0
+1
0
+1
1
+1
0
+1
0
+1
1
前一篇新闻徐乃麟“骂贱风波”曾国城表态 喊话杨绣惠:气话怎么能当真
下一篇新闻这个乌龙值2000万 X缴巴西罚款却汇错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