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州马哥打补选于9月28日完成投票,根据开票结果,国阵巫统候选人赛福星得到2万7995票(79.2%)成功守土,反观土团党候选人哈末海占的选举表现很是不乐观,在3万5705出门投票的选民中分得7347票(28%)。
根据美国政治学者卫碧洁(Bridget Welsh)分析,马哥打补选是对朝野阵营的警讯。从希盟的角度来看,华印选民投票率大幅下滑,还有希盟与国阵不对等的选票互补关系(希盟转移到国阵的选票高于国阵转移到希盟的选票),让希盟吃大亏,巫统靠著希盟票仓逐步恢复元气。对于国盟来说,马哥打败选衍生出严重的劣势,非马来选民宁愿不投票或含泪投国阵,也不愿把选票施舍个土团党候选人,除此之外,尽管土团党派出有足球教练背景的海占,也无法透过年轻马来人普遍热爱的足球运动拉抬选情,改变不了马来社会支持度正在消长的趋势。
笔者认同卫碧洁的观点,长期来说,希盟、国阵和国盟都应该从马哥打吸取教训,惟,以短期的发展而论,国盟比团结政府面临的问题更显得烫手、维持现状会加速土团党和伊党的内卷化,反之希盟、国阵为联邦执政党,两个联盟掌控多个州政权,具备充分的政治资源和时间、空间扭转颓势。
国盟最大的问题出在于完全抛弃非马来选民,无心经营华印裔选票,更没有打算操作议题吸引厌恶团结政府的选民。虽然补选期间,国盟领袖从来没有公开表示他们将非马来选民拒于门外,且还在华裔选民过半的市区中区(Bandar Tengah)举办群众造势,惟从选举论述来看,土团党和伊党始终改变不了炒作族群对立的手法,此类情绪勒索的策略逼迫马来选民投给国盟,同时也降低非马来选民对国盟的好感度,土团党和伊党继续不改的话,他们很难高姿态拿下半岛西海岸选区和混合选区,顶多以微弱优势打败希盟、国阵。
另一个国盟趋于内卷化的原因是依赖巫统党票。2022年第15届全国大选及2023年六州议会改选,大量巫统桩脚和基层把票投给国盟,造成国阵在国会和州议会的席次比均低于20%的惨况,慕尤丁和哈迪看准巫统票源外流的契机,拉拢遭阿末扎希政治屠杀的巫统领袖如诺奥马、安努亚慕沙、沙希淡、希山再里尔等人,时不时挑起诸如释放纳吉之类的话题,情绪勒索国阵支持者,又或者打出“比巫统更巫统”的马来民族主义,呼吁巫统基层施压中央与行动党断交。这些招数早已被巫统领袖看清,于是,巫统善用执政优势,投注政治资源,争取团结政府在联邦和州政权的村长配额,以重新巩固地基,国盟对国阵支持者的认知作战逐步失效。
然而,国盟并没有从新古毛和能吉里两次补选失利进行深度检讨,忽略巫统票源逐渐归队的大势,反之,土团党和伊党从以往争取国阵票源,几乎演变成意淫甚至跪求的程度,同时又拒绝主动出击,挖走希盟的非马来票源,构成国盟的选举动能达到饱和。因此国盟从选举中得到的政治支持只会持续减弱,不会有显著的成长。
内耗
最后一点是,国盟的内耗已经进化成互扯后腿的宫斗剧。首先在新古毛补选,伊党没有尽全力动员为土团党拉票,紧接著在丹州能吉里补选时,部分土团党员不满伊党争夺参选门票而发起杯葛,甚至过档到巫统,在刚过的马哥打补选中也存在著伊党拒绝调兵助战的气氛。除此之外,土团党内的军阀争夺战节外生枝,慕尤丁、韩沙和阿兹敏三座山头在各场补选上演角力,透过补选成绩影响党选氛围。这些短期内发生的事端将加剧成员党之间的分化,还有加剧土团党内的派系分裂。
团结政府有其局限,希盟和国阵的关系何去何从至今仍是未知数,但国盟的问题更是严峻,欠缺非马来选民的支持,国阵支持者和马来选民回流国阵,同时国盟内部暗藏计时炸弹,慕尤丁和哈迪阿旺面对的情况比安华来得更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