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邦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
2025年即将到来,对马来西亚来说,这一年我们将接任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即拥有6.8亿人口的东盟的主席国。作为1967年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共同创立这一区域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东盟已经深深融入马来西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2025年的主席国身份对我们而言,是引领区域全面发挥潜力的一个里程碑。
2025年对于东盟来说同样重要,因为它也标志着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成立十周年。马来西亚主席国的主题是包容与可持续性,这一主题植根于马来西亚昌明大马价值观,包括可持续性、关怀、尊重、创新、繁荣和信任。
应对区域关键挑战
对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而言,这些价值观将成为我们通过东盟经济支柱推动结果导向型经济议程的核心。
包容与可持续性作为马来西亚对东盟2025年的核心主张,表面看似简单,但它实质上体现了我们地区面临的残酷现实:如果东南亚无法实现更大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其他如经济繁荣与技术创新的目标可能只是空谈。
多年来,围绕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东盟的呼声不断,重点是确保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成果能够惠及所有人,包括妇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MSMEs)。
如果我们无法建立一个最大化电商和数字化优势的区域生态系统,我们的经济和人民将被抛在后面。此外,如果我们未能拥抱可持续性,并向绿色能源和碳中和过渡,我们的土地和经济生态系统也将遭受严重破坏。
昌明大马政府倡导的繁荣必须是全民共享的,而不能仅仅惠及富人和精英,同时也不能以牺牲我们已因数百年碳化经济和工业而脆弱的环境为代价。因此,包容与可持续性恰好是东盟2025年最合适的主题,因为这是地区未来成功的关键。
充实且结果导向的2025年
东盟2025年的重头戏将是两场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峰会以及与之相关的东盟+3或东亚峰会。然而,我们一整年的承诺包括在不同部委主持下,围绕东盟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一体化议程展开的各类会议。
对于由MITI和其他多个部委负责的东盟经济支柱,我们将把优先经济成果(PEDs)分为四大主轴:加强贸易与投资、创造包容与可持续的路径、促进经济融合与互联互通,以及建设数字韧性的东盟。
关于我们希望实现的目标,更多细节将在后续时间公布。内阁同僚将开展各自的举措,同时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
在执行层面,经济高官会议(SEOM)刚于2024年12月4日至5日在哥打京那巴鲁结束。接下来,经济支柱的议程还包括2025年2月在柔佛召开的第31届东盟经济部长非正式会议(AEM Retreat)、2025年4月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以及2025年9月在吉隆坡召开的第57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及与对话伙伴的磋商会议等。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这些会议的实际影响。
东盟:对马来西亚的意义是什么?
我多次提到,目前东盟内部贸易仅占总贸易量的23%至25%,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推动贸易增长是MITI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其中包括确保东盟与主要贸易伙伴签署的各类自由贸易协定(FTA)能够顺利完成或升级。东盟内部贸易的增长也意味着马来西亚贸易额的增加。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东盟,东南亚将会怎样:商业和旅行没有免签政策、没有东盟专用通道、马来西亚商品出口到东南亚需要缴纳关税、与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关键贸易伙伴没有FTA协议,意味着需要逐一艰难地进行双边谈判。
如果东盟成员国需要单独应对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AI)和气候变化等跨境议题,显然这些问题以集体力量谈判的效果会更好。
我们已经习惯了区域内货物、服务和人员相对自由流动的便利,但这离不开几十年来各国政府间的谈判。
毋庸置疑,东盟在成为更加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正是MITI决心在经济领域尽可能多地取得进展的原因,确保更紧密的东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在2025年主席国任期结束后仍可持续下去。
展望未来
MITI同样决心帮助马来西亚塑造地区未来。我们将在东盟事务上保持积极主动和充满热情。尽管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成果,但马来西亚推动东盟议程的方式,以及我们应对区域复杂问题的能力,将对马来西亚及其企业产生长期影响。
总结来说,所有这些会议是否真的会对马来西亚产生影响?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因此对马来西亚而言,东盟必须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东盟经济议程感到兴奋。虽然这对MITI和各相关部门来说是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决心实现经济支柱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因为我相信,这些努力对区域的积极影响将在马来西亚主席国任期结束后,甚至我们这一代人之后,继续延续下去。